遵義會議四十七年之後。那是位於北京遠郊的中央檔案館,有一批五十年代從蘇聯運回的檔案,內中有一份重要手稿。這份手稿是用藍黑墨水在“拍紙簿”上寫成的,豎行,共八頁。手稿開頭的一行字,引人注目:“(乙)遵義政治局擴大會議”。這表明,這是關於遵義會議的一份原始文獻。可是,只有“(乙)”,卻沒有“(甲)”!手稿的右側下方,寫著的阿拉伯數字頁碼,倒是從“1”開始,末頁為“8”。這份手稿,透露了許多前所未聞的重要史實。雖然早在五十年代,中央檔案館已經注意到這份手稿,但由於手稿無署名,有“(乙)”無“(甲)”不完整,未敢公佈這一手稿(本書作者在遵義會議紀念館檔案室查到中央檔案館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致該館的信,內中已引用這份手稿中的一些內容注)。
這是誰寫的?是一份什麼樣的檔案?中央檔案館在一九八二年決定送遵義會議健在的出席者們審看。鄧小平看了,楊尚昆看了,認不出是誰的筆跡。伍修權作為李德的翻譯,出席了遵義會議,他的記性不錯,那份手稿送到他手中,伍修權看了,也認不出是誰的字。
陳雲也是遵義會議的出席者,當時他正在杭州。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