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電訊、電話等現代化交通運輸與通訊聯絡的敵軍作戰,沒有根據地是不行的;不實行耕者有其田,也就建立不起根據地。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對毛潤之的敬仰。《彭德懷自述》,第一百一十二頁,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彭德懷說的是心裡話。確實,沒有根據地,紅軍就成了水上的浮萍,漂來漂去,沒有著落。毛澤東的成功之處,在於依託大山,建立起井岡山根據地,落地生根,所以各路起義兵馬都朝井岡山投奔。彭德懷比毛澤東小五歲,他的家鄉——湖南湘潭縣烏石鄉,跟毛澤東故鄉韶山,相隔不遠。他倆是同鄉。彭德懷原名彭得華,他可以說是兼“工農兵”於一身:出身於貧苦農民,當過礦工、堤工,十八歲進入湘軍當兵。
二十四歲時,他入湖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改名彭德懷。
畢業後,他在湘軍裡由排長而連長而營長。一九二六年,他參加了北伐,成為團長。一九二八年二月下旬,彭德懷參加了一個莊嚴的儀式。牆上掛著馬克思、恩格斯的畫像,寫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共產主義社會而奮鬥”。儀式由中共“南華安”特委張匡主持。所謂“南華安”,即湖南北部南縣、華容縣、安鄉縣三縣的合稱。彭德懷就這樣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是受師政治部秘書長段德昌的影響,加入中國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