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就是自取其辱。再加上現在武則天對宰相班子盯得很緊,絕對的高標準嚴要求,權力小責任大還附帶高風險……一個兵部尚書就已經足夠焦頭爛額的了,犯不著為了一點虛榮去趟政事堂的混水。
薛紹婉拒,武則天也沒有勉強。彷彿她私下提出一下也只是出於一種“禮貌”式的尊重,並非出於真心。裴炎倒臺之後的政事堂,只需要乖乖辦事的應聲蟲,否則進不了政事堂,這個現狀滿朝堂的人都已經是看得明明白白。
因此,與其讓薛紹去政事堂做那種圖慕虛榮有名無實的小宰相,還不如讓他在兵部領一些實權幹一點實事。在這一點上,武則天和薛紹算是心照不宣的達成了默契,就連太平公主都意識到了。為此,太平公主還特意從西京寫了一封家信去洛陽專說此事,就勸薛紹‘如若母親提出拜你為相,可婉拒’。
薛紹哪裡用得著太平公主來勸?有一件事情他一直記得很清楚,歷史上的武則天任用的宰相之多幾乎是創造了世界紀錄的。她掌權和在任期間宰相一直都像走馬燈似的不停更換,先後相加有七八十個多數未得善果。
不作死就不會死,這種宰相還是不做的好。
與薛紹、岑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