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待。有人看好這兩個人的合作大加推崇,也有人對這部電影的題材以及張揚的劇本抱懷疑態度發言質疑。
其中最大的懷疑就是張揚能不能適應電影圈的環境,大意就是電影不比電視劇,對市場、質量、邏輯以及合理性之類的都要高得多什麼什麼的。
有的網站還看好熱鬧不嫌事大的發起了一個看不看好這部電影的調查,最後的結果是三成看好三成不好看,剩下的四成選擇看後再說。(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五章 搶央視春晚
對於這些評論,張揚也抽空看了看,對於那些質疑他劇本質疑他不懂電影的言論他一點也不在意。
不管這些人是出於什麼目的說出這樣的話,到最後都得靠作品說話。作品不好,他把它誇上天也沒用。相反的,如果作品質量過硬,這些人自己也都會乖乖的閉嘴。
雖然他還沒有看到陳曉拍出來的《囧途》,但他之前看過他的《路見不平》,對他的能力還是非常有信心的。如果他現在不是在劇組,他肯定會第一時間去看看。
但在劇組的他自然也不可能專程為了看一下這部電影特地回一趟京城,就算是要看也是過兩天錄節目的時候再說了。
第二天,電影上映。
從下午開始,各大門戶的娛樂版塊就多出了關於這部電影的報道,評論都是肯定的,比如讓人眼前一亮啊,頗具誠意啊,還是陳曉一貫的水準啊。
顯然,這部電影的質量應該是讓絕大多數人滿意的。
第一天的票房很快統計出來,高達1600多萬。
這還是工作日的成績,如果是週末,應該還有不小的漲幅。
程慶光在聽到這個成績後又是笑得合不攏嘴,這部戲的投資才一千多萬,上映一天他們就已經快要回本了。而且,這個起步不低,照著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到最後要拿到兩億票房應該不是什麼難事,甚至是拿到三億也不是沒可能。
這麼算下來的話,這部戲的回報至少也有1000%,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更關鍵的是這部戲的評價,幾乎一邊倒的好評,觀眾給出的好評率至少有七成。而且春運馬上就要到來,這部戲很直接就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口碑與共鳴齊飛,上映才短短一天時間,關於這部戲的新聞在網上就已經是隨處可見,讓得一些原本對這種題材不是很感興趣的人都有了想去看看的念頭。
微博上也有很多聲音在議論,說一些什麼過年要回家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什麼買票真的很難啊,什麼有關部門怎麼還不解決這個難題啊。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跟微博上的憂國憂民不同,張揚貼吧卻是一片歡樂向。
“這部戲真實的反映了在過年時期回家的艱難,不過,像我這種有私人飛機的是一點也不擔心的。有錢,就是這麼任性!”
“樂樂呵呵的看完《囧途》,然後想到這樣的事會在十天後發生在我身上,我又想哭了,有沒有美女安慰我一下?”
“電影雖然充滿了戲劇性,但呈現給我們的這一幕幕卻一點也不誇張,真實的春運比電影裡還要殘酷,因為……你連票都買不到!”
“完了完了,陳曉和張揚這回得罪人,你們挑的這個時間上映,春運的有關部門這回壓力巨大了。這個鍋必須要張揚來背!”
“作為一個在本地工作的死宅,我好羨慕你們可以坐這麼長時間的火車汽車啊,可以看這麼多沿途的風景,應該很幸福吧?”
類似這樣的帖子在貼吧不停的出現,簡直是一個比一個能裝,把一眾網友樂得根本停不下來。
週四。
張揚回京城錄製《成語大會》,在錄完後他也抽空去看了看這部電影。
總體劇情跟地球上的沒有太大區別,但在這裡面陳曉增加了一些他自己的特色,看起來也是另一種感覺。
看完後,張揚也不得不佩服陳曉的功力,劇裡的精華在他的手裡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現,雖然拍攝的時間有點匆忙,但質量一點也沒有打折扣。
出影院的同時他還特意看了看影院方面的排片。可能是因為口碑不錯的原因,影院方面給出的排片並不算低,他覺得這部戲要拿到兩億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最後說不定還能給他們一個大驚喜。
週五。
他沒有急著回劇組,而是來到了奇蹟影片找左上華,討論春晚網路播放權的事情。
這段時間左上華一直在跟排名靠前的幾家電視臺洽談春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