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劉東就已經在想拿什麼禮物了。不過齊老先生,生性節儉,雖然字畫價值千金,但的來的錢財除了買書之外,大部分都已經捐了出去,自身的生活極為簡譜,所以劉東也好送太過珍貴的東西。所以,便從潘家園買了這三刀最上等的宣紙。
別看這三刀紙只有三百張並不算多,但是宣紙的作為中國一種用於書法和繪畫的高階用紙。其主要製作原料是青檀樹皮、稻草,輔以楮、桑、竹、麻等十餘種佐料,經過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洪等十餘道工序,歷經一年才能製做而成。每一張紙都極為珍貴,就劉東這三刀就花了他近一萬塊錢。
聽到劉東的回答,李老點了點頭,滿意的笑道:“算你小子聰明,知道什麼該送!”
而這時候,劉東也看到了李老拿在手中並不算大的盒子,看外面的包裝,雖然不算華麗,但卻非常古樸,顯然也是李老準備的禮物。
“老爺子,您手裡拿的是什麼?”
“你猜?”老爺子得意道。
“行了,也不看看你自己多大年紀了,還跟跟個孩子似的玩這種猜謎的遊戲。”這時候,旁邊站著的李奶奶白了老闆一眼後,笑著對劉東說道:“他手裡拿的是清代制墨名家汪近勝‘鑑古齋’的一方墨品!”
雖然李老太太一直反對李老收藏古玩,但是丈夫整日裡鼓搗這個,她倒也瞭解了不少,而且再來之前,李老可沒少向她吹噓手中墨寶的難得。
聽了老太太的話,劉東心中一陣驚訝,汪近勝與曹素功、汪節庵、胡開文齊名的清代制墨大家,其墨雕鏤之工,裝飾之巧,無不備美,乃是文人雅士的珍愛之物。雖然不像大名鼎鼎的‘李廷圭墨’那麼難求,但也是難得的墨品了!
看著劉東臉上的驚訝,李老爺子也是心中得意。
“好了,時間不早了,小東我們進去吧!”老爺子剛要轉身的時候,彷彿想起什麼,再次回頭朝著四位黑衣保鏢吩咐道,“你們別進去了,留在外面吧!”
說完之後,老爺子也不管人傢什麼表情,帶著手中的汪近勝墨,便大步朝著門口走去,見此李老太太也連忙跟了上去。
而心中早就對這次擺放無限期待的劉東自然也是不敢落後。或許只有穆剛才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哐哐!”李老抓住門扇上的鐵鋪首,用力的敲了敲。
“有人在嗎?”當然這次換成劉東喊了。
等到他話落,還沒過半分鐘,一個身穿灰色短袖t恤,身形略顯肥胖,臉上帶著一絲敦厚,年歲大約在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出現在劉東幾人面前。
中年人是誰包括李老在內沒有人認識,不過人家看到李老他們站在門口後,卻笑著走了過來。
“您是李仁芳李老是嗎?”
“我是,你是?”
看到李老臉上的疑惑,中年人連忙說道:“我叫付昆,是跟隨師傅來拜訪齊老的!”
“哦,付昆,這個名字我好像再哪裡聽過!”李老略作思索後,才猛然想起什麼,然後問道:“你是國家博物館的書畫鑑定專家對嗎?這麼說你師傅是徐邦達,徐老了?今天徐老也再這裡?”
看著李老爺子臉上驚喜的神色,付昆笑著點了點頭,“我師傅還有齊老都在客廳等著您呢!”
“是嗎,這可太好了!小東,快走!”說著,連旁邊的李老太太也顧不上了,神色略帶焦急的,抬腿就往裡面走。害的老太太,一個勁的在後面叫他慢點,生怕老爺子摔著。
而此刻劉東大步跟上的同時,心中也更高興起來。
徐蚌達徐老,那是中國藝術史界“鑑定學派”的一代宗師,徐邦達將傳統鑑定方法與現代考古學手段相結合,為書畫鑑定建立了可傳授的研究方法和學術理論。有“徐半尺”(意指其鑑畫,於畫軸展開半尺已知真偽)和“華夏辨畫第一人”之譽。
代表作有《幾種印鑑及相關書畫真偽》,《徐邦達集五。古書畫過眼要錄(元明清書法。壹)》,《重訂清故宮舊藏書畫錄》等。
而且這些書劉東也都拜讀過,讓他眼界大開,古玩鑑定功力大漲的同時,也深感老爺子在古玩,特別是書畫鑑定上的功力之深。
一行人繞過影壁,便看到了此刻正站在四合院正屋葡萄架下,歡迎幾人的兩位鬚髮皆白的中國書畫和鑑定大家。
兩位老爺子,一個1910年,一個1911年,到現在也是九十歲的年紀了,身體或多或少都有點病症,特別是齊老,晚年後身體一直不好,所以眼看到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