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的獨立團根本沒有完成對皖南抗日救**的收編;皖南抗日救**的性質更與此前的判斷有著很大出入;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土匪性質的部隊;而是由一群**老兵所組建的。
而且;這群**老兵還是從中央軍的第74軍出走的。
尤其這支所謂的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隊的支隊長;顧祝同竟有些眼熟;似乎在哪裡見過或聽說過這個名字;可一下子顧祝同卻又想不起來了;當下便問黃百韜道:“這個徐十九;可能找到他的履歷?”
黃百韜早有了準備;當即就將手中的資料夾遞了過來。
開啟資料夾;裡面放的就是徐十九的履歷;顧祝同便滿意地看了黃百韜一眼;對於這個謹慎又有能力的參謀長;顧祝同還是挺滿意的;他甚至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向老頭子鄭重推薦黃百韜;由黃百韜出任第軍軍長。
徐十九的履歷不多;只有薄薄幾張紙;但份量卻不輕。
從北伐武昌戰役起;直到去年的德安會戰;這個徐十九參加了十幾次大會戰;尤其是面對小日本的時候;戰績著實是不錯;無論是一二八上海抗戰率領死兵連迂迴敵後;無論是淞滬會戰死守羅店;還是南京保衛戰死守牛首山;再到蘭封會戰奇襲豐縣、小朱莊;再到德安會戰死守牛屎墩;表現都可圈可點。
這樣一員戰將;若是出身黃埔;早就平步青雲了。
不過遺憾的是;徐十九卻是十九路軍出身;所以行伍多年都只於到陸軍少校;去年萬家嶺大捷之後;第74軍別的基層軍官全都獲得了晉升;此人卻被第58師的新任師長陳式正給掃地出門了;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也正因為這個;徐十九才會帶著幾個老兵脫離了**。
看完徐十九的履歷再去看李子涵發來的電報;顧祝同發現李子涵措詞很謹慎;電報中並沒有出現收編字樣;很顯然;李子涵還沒有做好跟老長官徐十九翻臉的思想準備;這倒也是人之常情;不管怎麼說;徐十九都曾經是李子涵的長官。
顧祝同沉吟了片刻;問黃百韜道:“參謀長;你怎麼看?”
“總座;從履歷看;這個徐十九可不一般哪;無論帶兵;帶是打仗;那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說句不中聽的;許多保定軍校畢業的只怕都遠不如此人。”黃百韜先客觀地評價了一下徐十九;接著說道;“李子涵的獨立團實際只有兩個連的兵力;真要動起手來;未必就能穩操勝券哪。”
顧祝同知道黃百韜說的已經有所保留了;事實上;就憑徐十九的能力表現;別說保定軍校的學員;就黃埔軍校前五期的學員;也沒幾個能及得上這樣的人物;說他是一時之驕雄也不為過;李子涵想跟徐十九掰腕子;不是能否穩操勝券的問題;而是穩輸的局面;他就真帶了一個主力團去;結果只怕也一樣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顧祝同還是黃百韜;對於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隊的具體兵力都缺乏一個清晰概念;他們只是從番號來分析;想當然地認為第十九支隊就是一個師;再不濟也至少應該有兩個團的兵力。
如果讓顧祝同、黃百韜知道第十九支隊實際只有不到半個團的兵力;而且就這半個團的兵力還都是七拼八湊起來的;單純論戰鬥力;李子涵的獨立團要遠遠強過十九支隊;既便比兵力多寡;十九支隊也沒比獨立團多多少人。
正是基本這種錯誤判斷;而李子涵也沒有弄清楚十九支隊具體兵力;並上報第三戰區長官部知曉;所以顧祝同和黃百韜才會得出李子涵的獨立團無法收編皖南抗日救**第十九支隊的結論。
當下顧祝同又問道:“那參謀長你的意思是……”
黃百韜道:“若非要收編徐十九的部隊;也不是沒有辦法;大可以從唐式遵的第集團軍調幾個師去;龍口縣距離第集團軍的防區也不是特別遠;可卑職擔心的是;如果我們這邊逼迫太甚;徐十九會不會倒向那邊?”
“那邊?”顧祝同皺眉道;“你是說……新四軍?”
新四軍按照戰鬥序列應隸屬於顧祝同的第三戰區;但事實上;新四軍從來就沒有服從過顧祝同號令;顧祝同也從來就沒妄想過能調動新四軍;在新四軍剛成立的頭一年;雙方還能夠相安無事;但從去年底開始;雙方就開始頻鬧摩擦。
到了今年夏天;新四軍跟**之間就有點劍拔弩張的意思了。
事情的起因其實也很簡單;**開展敵後鬥爭;他們將八路軍、新四軍的骨於老兵像撒種子一樣撒出去;國民政府和蔣委員長原本以為八路軍、新四軍的這點兒家底很快就會被小日本以及日佔區的會道門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