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一個野戰師團至少三萬人;既便在此前作戰中有所減員;也絕不會少於兩萬人;這麼龐大一支日軍竟能神不知鬼不覺摸到龍頭嶺去?”
第九集團軍司令吳奇偉道:“總座;剛剛卑職也在納悶;不過現在卻似乎明白了;我兵團沿瑞武路、南潯線所設的外八字防線原本就在中間留了一個缺口;這個缺口不夠寬;小日本原本是很難從中穿插迂迴的;不過……”
第二十集團軍司令商震道:“不過在此前跟小日本第師團的拉鋸戰中;我左翼的兩個軍陸續前移;無意之中就拉大了中間的空檔;結果也就給了小日本可趁之機;不過讓卑職困惑的是;小日本既然已從空檔迂迴穿插過去;為什麼既不側擊馬回嶺也不直擊德安;卻偏偏跑到龍頭嶺去了;這當中難道還有什麼企圖?”
說著話;商震的目光便從龍頭嶺、雲居山往下移;最終落在了南昌上面。
吳逸志心頭一跳;失聲道:“難道說……小日本第10沛團想要直接攻打南昌?”
“這不可能。”吳奇偉斷然搖頭道;“小日本不走公路;就勢必不能攜帶重灌備;也不可能攜帶太多給養;就憑一支既沒有重灌備又沒有太多給養的偏師;也想打下南昌城;小日本也未免太狂妄了;還真當我們**是紙糊的不成?”
薛嶽不耐煩地道:“老子不管小日本第10沛團有什麼企圖;這次他既然鑽進了咱們肚子裡;那咱也就沒什麼好客氣了;參謀長;除了最前線那幾個軍;其餘所有能調動的部隊都調來;給老子吃掉這個10沛團”
頓了頓;薛嶽又特意叮囑道:“讓俞濟時的第36軍團也參戰”
吳逸志心頭一跳;小聲問道:“總座;是否請示一下戰區長官部還有統帥部?”
薛嶽雖然很厭煩蔣委員長一貫的遙控指揮作風;可這麼大的作戰行動;而且還是主動進攻;如果不跟戰區長官部還有統帥部說一聲;的確說不過去;當下點頭道:“這個是你的職責;參謀長你去安排就行了。”
(分割線)
訊息傳到武漢行營時;蔣委員長正為再次搬遷的瑣碎事搞得焦頭爛額。
薛嶽在九江、孫連仲在大別山北麓都打得不錯;小日本第ll軍、第軍兩大重兵集團全部都進展緩慢;而且短時間內仍沒有突破的跡象;按說蔣委員長應該高興;國民政府也不該忙著搬遷才是;問題是;中路的防禦出現問題了。
**打仗總是這樣子;不應該頂住、不應該打勝仗的時候常常上演奇蹟;可原本應該頂住、原本應該打勝仗的時候卻老吃敗仗;譬如說馬當要塞;本來能守幾個月;最終不到幾天就丟了;譬如臺兒莊大戰;本不該打贏;可最終卻打贏了。
武漢會戰依然是這樣;南北兩翼都沒出問題;問題偏就出在最堅固的中路。
小日本兵分三路進攻武漢;北路東久邇宮第軍;南路岡村寧次第ll軍;全都是兵力超過四個師團的重兵叢集;只有沿長江北岸、大別山南麓這片狹窄區域向西進攻的日軍只有一個師團的兵力;這個師團就是稻葉四郎的第沛團。
本來;在日軍大本營的整個作戰計劃當中;稻葉師團屬於牽制**的偏師;日軍大本營並沒有對稻葉師團寄予太高的期望;可實戰中;這個稻葉師團卻打得風生水起;愣是憑藉一個師團的兵力生砸開了田家鎮要塞。
田家鎮要塞一丟;大武漢也就門戶洞開了。
眼下;小諸葛白崇禧正四處抓部隊去堵漏;可李品仙第4兵團的頹勢已成;小諸葛再是神機妙算;也不可能堵住四面漏風的這間破屋;小日本第沛團兵臨武漢城下已然是不可避免;也就是三五幾天的事情了。
對於武漢不保的殘酷現實;老蔣其實早有理準備;在武漢會戰開打之初;老蔣就曾表示;武漢會戰絕對不會重蹈南京保衛戰的覆轍;而且提出了戰武漢而不守武漢;意思是說要圍繞武漢跟小日本打一場決戰;但絕不會集中兵力死保武漢。
在經過慘烈的淞滬失敗、殘酷的南京失敗之後;老蔣終於是汲取了教訓丨了;他終於有些明白;抗戰絕不能夠計較一城一池之得失;他之前所提倡的寸土必爭、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戰略總方政其實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不過現在改弦易轍也為時未晚;畢竟中國有著廣袤的疆域;有著廣闊的縱深;既便丟了東北、華北以及華東;國民政府也仍還有跟小日本對峙的資本;所以;這次蔣委員長很平靜地接受了武漢不保的殘酷事實。
但平靜歸平靜;真要放棄武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首先那麼多政府機關都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