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官兵的性命;也要把這股日軍堵在這裡。
韓克強當即下命令全團官兵每人抓一把夾生飯充飢;原地展開準備打阻擊。
韓克強反應快;對面小日本的指揮官反應也是不慢;348團官兵才剛展開;還沒來得及挖掘戰壕工事;大約一個小隊的日本兵便沿著山坳猛撲過來;348團官兵顧不上修工事;只能夠依託山體;跟日軍展開激戰。
348團大多是新兵;按說是不可能頂住日軍進攻的;好在沿山坳過來的小日本不多;山坳地勢又狹窄;導致小日本散兵線拉不開;只能夠擠在一起衝鋒;這就無形當中加大了小日本的進攻難度;也減小了**的防禦難度。
憑藉有利地形;348團竟跟小日本打了個旗鼓相當。
但是韓克強百忙之中也犯了一個錯誤;他只顧著分派部隊據守各個山頭阻擊日軍;卻漏了派出通訊兵報信;等他反應過來再想派通訊兵報信時;另外一股日軍已經從348團的背後迂迴過來;切斷了他們的退路。
這下韓克強也就索性不派人去報信了;嚴令各營連死守各自陣地;等待援軍到來。
韓克強記得很清楚;歐震的第4軍因為在金官橋損失慘重;眼下正在武寧縣整補;離龍頭嶺不遠的寶鋒鎮就駐著第4軍的一個團;龍頭嶺這邊的槍聲;不可能不驚動第4軍;只要第4軍一趕到;眼前這股日軍就必死無疑。
(分割線)
戰鬥突然打響時;松浦淳六郎正在發脾氣。
這一次敵後穿插;小日本第10沛團可以說順利;也可以說不順利;說順利是因為一路上他們並未遭遇**;非常輕鬆就穿插過來了;說不順利是因為他們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麻煩;而且是大麻煩;這個大麻煩就是——他們迷路了
參謀部的幾個高參對著地圖一遍遍地尋找;卻怎麼也無法確定當下的方位。
小日本花了極大代價從孫傳芳那裡竊取來的地圖;竟與附近地形完全不符;幾個從陸軍大學畢業的高參完全分辯不清部隊所處的方位;而且由於磁場於擾;他們現在甚至連方向都分辯不清楚了;他們完全迷路了
恐怕連孫傳芳自己都想不到;當年他隨便找人繪製的地圖竟幫了**大忙。
最後實在沒辦法;松浦淳六郎只得冒暴露行蹤的風險派兵掃蕩了一個村莊;抓來了幾個山民;並以他們家人的生命安全當作籌碼;終於從這幾個山民口中確定了方位;可在確定方位後;松浦淳六郎卻氣得破口大罵。
因為第10沛團居然已經到了萬家嶺;不僅跟此次穿插的目的地馬回嶺鎮南轅北轍;就連德安都被他們拋在了身後;他們已經深入到了**身後的身後;現在必須重新尋找道路往回走;來回折騰人不說;暴露的危險也極大增加了。
還真是擔心什麼就偏來什麼;松浦淳六郎正擔心行蹤暴露;前方就傳來激烈的槍聲;不消說;肯定是跟**遭遇了。
第一卷淞滬會戰 第24章 最後一卒
韓克強不知道;第四軍的軍部其實就在寶鋒鎮。
歐震將軍從小受其父親薰陶;工善詩文;從軍之後也沒撇下這個愛好;只要偷得片刻閒暇他便會揮毫潑墨或者吟詩作斌;淞滬戰敗;**因為老蔣對西方列強的於涉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喪失撤退良機;最終釀成了大潰敗;歐震感慨萬千曾賦七律一首。
此刻歐震將軍正在譽寫他的這首七律詩——撤退感寫。
湖上風悽曉月殘;長堤遠樹路漫漫。
三軍憤慨心頭火;百姓倉皇淚暗彈。
國事已堪長太息;前途莫問幾多難。
犧牲本是男兒志;血不空流骨不寒。
歐震將軍儒將的稱號不是白得的;這首七律便頗見功力。
不過;一陣突如其來的槍聲卻打破了歐震將軍的好興致;將軍把毛筆往桌上一擱;便轉出了書房;外間便是第四軍的作戰室;值守作戰室的幾個參謀也被剛才的槍聲所驚動;這會正你看我;我看你;完全摸不著頭腦。
很快;前方傳來的槍聲變得更加的激烈;隱隱還有榴彈的爆炸聲;第四軍參謀長、兩個師長還有四個旅長也紛紛趕到軍部;還是59師師長張德能經驗豐富;很快判斷出槍聲來自龍頭嶺方向。
“龍頭嶺?”歐震大步走到地圖前;費了好大勁才從地圖上找到了龍頭嶺;**使用的地圖同樣也是北洋軍閥孫傳芳派人測繪的原始版本;印製粗糙;而且錯誤百出;不過基本的方位還是可以辯識的。
“不對呀;龍頭嶺怎麼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