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為代價;悍然在花園口掘開了黃河大堤;滔滔洪水漫湮而下;徹底阻斷了日軍沿隴海路西進;由武勝關進攻武漢的道路。
在日本軍大本營制訂的計劃中;進攻武漢的日軍有兩路;主力沿隴海路、大別山北麓進攻武勝關;偏師則沿著大別山以南、長江以北的狹長區域向西側擊;但在黃河決堤後;大別山北麓的道路條件已經不足以展開日軍的主力叢集;於是只能調整主攻方向。
蘭封會戰剛剛結束;日軍大本營就取締了華中方面軍的建制;轉而編成了旨在攻佔武漢的華中派譴軍;並且把華北方面軍的第軍調入華中派譴軍序列;並由“首席軍刀”鈿俊六大將出任華中派譴軍司令官。
為了儘可能快地打贏武漢會戰;迅速結束中國事變;日軍大本營又在華中派譴軍的序列下編成了第ll軍;並從關東軍調來悍將岡村寧次擔任司令官;又先後往華中派譴軍補充了七個師團、一個支隊外加一個航空兵團。
為打贏武漢會戰;日軍大本營一共調集了ll個師團又一個支隊(旅團);外加一個航空兵團;總兵力超過35萬人;是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日軍方面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正面會戰;淞滬會戰日軍也只投入九個師團。
但這麼多部隊的調動、集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有好幾個師團屬於剛剛編成的特設師團;武器裝備都沒到位;事實上;當時日軍的軍需供應已經極為緊張;就連國內軍校的教練用槍都被收回;併發往前線裝備部隊了。
按說;在沒準備好之前;日軍不應該貿然發起進攻;但驕狂的日軍軍官才根本不管這些條條框框;不等完全準備好;波田支隊就率先向安慶發起了進攻。
波田支隊其實就是重藤支隊;由臺灣守備旅團編成;軍官由日本人擔任;但普通士兵清一色都是臺灣土著;經過四十多年的奴化教育;這些臺灣土著腦子裡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中國人的概念;他們甚至比真正的日本人還要殘忍。
淞滬會戰第三階段;重藤支隊自白茆口登陸;一路燒殺擄掠殺奔南京;幾乎每個官兵手上都沾滿了國人的鮮血;南京保衛戰結束後;波田重一接替重藤千秋出任支隊長;並被編入了剛剛編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