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3 / 4)

部的高參們沒有辜負蔣委員長的期望,他們經過大量的實地考察之後提出了一個方案,這個方案對於日軍可能的進攻方向,整個防禦方案的側重點,都有著合理的闡述和區分。

該方案認為,日軍最有可能沿著長江、京滬鐵路自上海進攻南京,所以主張在福山、常熟至吳縣、江陰至無錫分別修建國防工事,並且在前後設定進攻陣地以及後方集結陣地,構成兩條以營團級工事群落為主體的國防線,這便是吳福線以及錫澄線。

方案同樣沒有忽視日軍從杭州灣登陸的可能性,主張在乍浦、澉浦、拓林等地修建海岸要塞,並在乍浦、嘉善至蘇州,海鹽經嘉興至吳江修建國防工事,同樣在前後修建進攻陣地以及集結陣地,這便是嘉乍線以及海嘉線。

除了這四條國防線,在南京還要修建復廓陣地以及外圍防線,復廓陣地以城垣為依託,外圍防線則從大勝關始,經牛首山、方山、淳化鎮、湯山鎮至棲霞山形成一個弧形工事群,背後依託長江天塹,構成一完整的防禦圈。

蔣委員長採納了該方案,並於民國23年開始施工,到民國25年基本完工,其工程主體便是吳福、錫澄、嘉乍、海嘉四條國防線。

四條國防線主要由營級工事群所構成,少量重要地段則加強成團級工事群,所有的重機槍巢、炮兵陣地、觀察所、掩蔽部、彈冇藥庫全都由鋼筋混凝土濤築成永固工事,戰時只需掘開交通壕、散兵壕就能組成完整的防禦工事。

所有永固工事的頂壁hòu度全部超過一米,足以抵禦150mm口徑重炮炮擊以及500磅航彈的轟炸,地下掩蔽部的頂hòu更是超過兩米,足以抵禦1000磅航彈的轟炸,期間由於偷工減料以及設計誤差,難免有所錯漏,但總體是不會差太多的

這樣四條斥重金打造的國防線,原本是可以發揮極大作用,給予日軍極大殺傷的,如果能有十到二十個師依託國防線設防,日軍很難迅速越過國防線,然而由於蔣委員長大戰略上的嚴重失誤,這四條國防線卻幾乎沒有發揮作用。

十九大隊在徐家濱遇到的絕非偶然現象,在蘇州附近設防的51師以及在常熟附近的部隊全都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由於不知道工事的具體方位,**官兵們只能到處亂挖封土包,結果把不少墳包都給挖了,就算挖到了工事也沒有鑰匙,還是進不去工事,也有少數鄉、保長沒跑,把鑰匙給了部隊,結果因為長時間沒保養鎖孔早已生繡,照樣打不開

沿吳福線修建的大量永固工事,最終能夠啟用的只有極少數,就極少數被啟用的永固工事,也基本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為再堅固的工事也要人守,而這些從淞滬戰場上潰敗下來的**,鬥志早已蕩然無存了。

說起來,吳福線上的工事多多少少總還算是發揮了一點作用,最讓人遺憾的是嘉乍、海嘉這兩條國防線,由於日軍在金山衛的登陸太過突然,當時**主力全都已經調往滬西,所以日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越過了這兩條國防線。

等到南線日軍高歌猛進繞過太湖南岸、攻陷宜興,最後一條也是最堅固的國防線錫澄線也沒法繼續堅守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川軍在廣德、泗安死死擋住了南線日軍,江陰要塞也牢牢鎖住了長江,才為**主力的撤退贏得了時間。

到十一月下旬,從淞滬戰場上撤下來的**主力基本都撤退到了吉安、滁州。

這時候蔣委員長在召開了三次幕僚會議之後已經下定決心要死守南京,冇以唐生智為總司令長官的南京衛戍司令部也正式掛牌,不過當時隸屬於衛戍司令部的部隊除了憲兵總隊,就只有71軍、72軍以及78軍了。

第71軍、72軍以及78軍雖然都是軍級建制,可每個軍其實都只轄1個師,分別是87師、88師以及36師,說白了南京衛戍司令部其實就是原京滬警備司令部的老底,而且還遠不如京滬警備司令部,因為京滬警備司令部還包括上海保安總隊、上海警冇察總隊以及江蘇保安四個團,而且還都是齊裝滿員的部隊。

這麼丁點部隊當然是守不住南京的,於是蔣委員長問唐生智,你還要哪個部隊?

唐生智跟蔣委員長爭當老大爭了幾十年,可謂老奸巨滑,對蔣委員長的性格更是瞭如指掌,便反問蔣委員長:中冇央軍校教導總隊你帶走不?

蔣委員長心裡哆嗦了一下,咬著牙說,給你了!

唐生智又問,俞濟時的七十四軍你還帶不帶走?

蔣委員長一咬牙、一跺腳,說,七十四軍也給你留下!這麼一來蔣委員長最嫡系的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