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的話不管是否場面話,都已經足夠她交差了,沒想到新三嫂還真邀她上門說話,曹銀珠頓時大喜過望,驚喜地看了看甄柔,又回頭看了看憐夫人,最後還是害羞的低了頭,不過卻說道:“我從小在信都長大,對這裡可熟悉了,三嫂要問什麼,我一定認真回答。”
飛快地小聲說完,曹銀珠又行了一禮,才害羞地轉頭走開。
卞夫人將甄柔的心軟看在眼裡,目光隨即移到甄柔年輕姣好的臉上,沒有經過歲月的洗禮,心底還存有良善的一面,她隨之面露欣慰道:“銀珠柔弱,我和君候時常擔心她,你願多和她來往甚好,若銀珠能學得你一半果敢,也能放心了。”
話才說完,憐夫人立馬不安地低頭說道:“是妾身沒把銀珠教好。”話一出口,才回到席上坐下的曹銀珠頓時一臉惶然。
卞夫人蹙眉,卻仍好脾氣道:“銀珠良善,憐妹妹已用心教誨了。”一句話說完,不等憐夫人回應,已說道:“五郎,你也與三嫂見禮吧。”
直接略過憐夫人,又將話轉到正事上。
曹勁四個同父異母的未成年幼弟,分別於甄柔見禮。
曹五郎十歲,正應了兒似母這一句話,長得和英夫人極像,很是英氣,身板壯實,跟個小牛犢子似的。
曹六郎七歲,和一母同胞的曹八郎容貌相似,都似環夫人。性子卻不是胞弟伶俐,給甄柔見禮時很是跋扈。
小一歲的曹七郎許是生母容夫人年紀頗大又身體不好,他很是懂事得跟甄柔見禮。
曹八郎不提,與甄柔見過,約是小童忘性大,拜見時有幾分疏遠。
如是,甄柔與底下的弟、妹逐一認識過。
事畢時,上午已過小半,大家又在卞夫人的主導下互相應景了幾句,便也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