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信使……在場的三個人都聽得很仔細,聽到林鴻如此鄭重介紹這個軟體,都留下了心,決定回頭好好研究一下。
“為了實現比較安全的偽裝,我需要先在另外的機器上架設代理伺服器,並且不讓這個代理伺服器儲存訪問記錄,實現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產生了記錄,就立刻刪除……”
林鴻說著,便開始正式著手進行入侵了。
“我之前寫了一個小工具,這個工具主要的功能有兩個,一個是掃描指定ip段上網路上活動的電腦,檢視有哪些電腦線上;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掃描指定電腦,看看它開了哪些埠或服務。百書屋全文字無廣告”
在以前,要想發現網路上的活動主機,駭客們必須得手動編寫特定的命令進行操作,如果發現了目標主機,還得慢慢分析對方到底開了哪些埠,基本上是一個一個去測試。
很顯然,這種手工的方式不但繁瑣而且效率比較低。
後來便有人開始編寫各種自動化的工具,所有的操作都自動處理,只要操作者輸入特定的引數就行了。甚至在圖形化的介面下,操作者只需要點幾下滑鼠,便立刻可以完成這些動作。
林鴻編寫的這個工具是命令列下的,必須配合各種引數使用。
林鴻先使用網路命令檢視了一下自己的ip,然後又跟蹤了一下資料包傳送路徑,瞭解閘道器的情況,然後在自己的工具下面輸入了一個ip段地址。回車之後,命令介面便開始不斷地向上刷動著掃描到的資訊。
這些資訊都是英文的,並且是各種固定的專業術語和縮寫,吳達他們三人站在身後看著,只覺得眼花繚亂,完全看不懂什麼意思。
不過這種字元不斷向上刷動的情景,很符合他們想象中駭客入侵電腦的情節,恨不得自己就是這個操作電腦的人。上面的內容他們雖然看不懂,但是卻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他們寢室的老大電腦技術很牛逼。
他們既然會選擇計算機專業,自然也是對計算機非常感興趣,故而到了此時,他們都對林鴻佩服得五體投地,心中琢磨著以後一定要讓他指點指點。
掃描很快停止,林鴻開啟一個檔案,這個檔案是掃描的結果,裡面儲存有目前線上上活動的主機,以及主機的一個大概情況,例如ip地址,作業系統,所開埠等等。
這些主機,有的是別人的個人電腦,也有學校架設的一些伺服器,考慮到穩定性的問題,林鴻便選擇了伺服器。
大部分伺服器安裝的系統,都是window或者unix,這兩種系統林鴻都知道一些漏洞,不過他使用的,都是一些已經常見被公開的漏洞入侵。當然,這些漏洞只流傳於國外的一些內部駭客論壇,普通人基本看不到。
林鴻健指如飛,他一邊入侵,一邊給宿舍的幾個人詳細講解自己到底用了哪些技術,整個過程簡直就好像教科書一般按部就班,行雲流水。他對每一個環節都瞭如指掌,彷彿之前早就已經入侵了無數遍一樣。
604寢室的其他三人則聽得如痴如醉,他們都不是頭腦愚鈍的人,再加上在林鴻的刻意為之之下,雖然沒有全部明瞭,但是基本的流程和原理卻已經聽懂了。林鴻所說的資訊量雖然很大,但是這種現場演示式的教學,給了他們非常深刻的印象,對他們以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林鴻自己手動架設了三個代理伺服器,然後才以這個為跳板,開始明目張膽地尋找教務處的那個資料庫伺服器。
他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尋找吳達所說的那個軟體。
“接下來的工作就有點枯燥了,由於不知道伺服器的ip地址,就只能一個一個試了,各種方法都可以,例如還可以直接找到輔導員的電腦,再透過那臺電腦再去尋找,反正怎麼方便怎麼來。我現在利用的一個漏洞,基本上是電腦的預設設定的問題,這些預設設定,由於使用者沒有及時修改,給了入侵者可趁之機……”
看著林鴻不斷連上別人的電腦,吳達他們三個不由冷汗連連,尤其是吳達和李奇,他們以前是使用過電腦的,可是從來不知道,原來別人可以這麼輕易地進入自己的電腦檢視東西。
很快,林鴻就從一臺電腦上找到線索,他發現了一個軟體,那個軟體不斷和另外一臺電腦交換資訊,擷取了幾個資料包分析了一下,資訊並不是加密的,而是明文的tcp/ip資料包。
tcp/ip資料包這種東西,吳達他們之前根本就沒接觸過,也從來沒有想象過,原來平時他們對外的資料交換竟然是以這種方式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