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寶,只不過,是傳給女兒的,你也是我的女兒,我傳給你也沒什麼不好。”
其實,劉大娘也是對親生女兒失望了:明知道自己弟弟在部隊,家裡只剩下了自己一個人,可她平時卻很少回來看自己。
這還罷了,自己心疼她糧食被婆婆貪圖糧食價格好賣掉了,幾個外孫外孫女沒吃的,讓她回來拿點,她卻不顧自己的親孃,把糧食差不多搬光了。
劉大娘想到自己出工回來時,看到庫房裡只剩下一袋米糠,米缸裡只剩下幾斤大米,她就心塞。難道,女兒就不想想,把糧食都搬走了,自己的老孃沒吃的嗎?
還有,為什麼給自己留米糠?
為什麼不把米糠帶走,給自己留一袋米,是說她這把老骨頭適合吃糠嗎?
因此,她才捨去了親女兒,將手鐲傳給唐愛蓮這個乾女兒。
其實,她的女兒劉玉梅是想給親孃留一袋大米的,但女婿卻說:“孩子們吃糠會結著(拉不出屎)的,媽有過吃糠的經驗,知道怎麼吃,留一袋糠給媽吧。”
結果,她就真的給自己的親孃留了一袋糠。
她要是知道,就因為她來孃家搬糧食,把倉庫裡的糧食都搬光了,只給自己母親留下一袋米糠,就因此錯過了得到傳家寶的機會,不知道會不會後悔?
唐愛蓮沒有再推辭,這樣的寶貝乾孃就算給了她親生兒女,也不懂用,不如自己拿了,以後對乾孃好點。
自己一直用玉來制納物符,但因為材質的問題,那些納物符都只有一兩年期的效用,哪裡比得上這種不說是永久,至少是長期的儲物裝備?
而且,經過這幾年,她手上的好玉都差不多被她用光了。
她正愁著去哪裡找點好玉來制納物符呢,劉大娘給的這個儲物手鐲,真是太及時了。
只是,劉大娘的孃家能有儲物手鐲作傳家寶,恐怕她祖上也不簡單吧?
之前,她還在感慨乾女兒不如親女兒親呢,這轉眼,就被重新整理了認知。乾孃對自己,那是真的好。
儲物手鐲的空間有一萬多個平方,是的,是平方,而不是立方,因為,這個空間的高度她真看不懂。居然有三十幾米高,所以,只能以平方計了。
讓唐愛蓮驚喜的是裡面的東西,都是修真所用的,而且還不少,至少可以供應一人修煉到了築基巔峰。
她終於可以修仙了!
她轉過身,從納物符裡拿出一隻金手鐲,以精神力刻了一個符號上去,然後轉過身,將金手鐲送給劉大娘:“乾孃,這是女兒孝敬你的,以後若是我不在,您或是您的家人後代,有任何難事,只要不是十惡不赦的罪惡,拿著這個手鐲去b城找一個叫唐愛蓮的人,都會幫您解決。記住了?”
劉大娘震驚:“你這孩子”
她下意識地感覺到,這是一件非常緊要的事。
她連忙收起了金手鐲:“好,乾孃記住了。”
唐愛蓮下意識地鬆了一口氣。她得到了乾孃這麼大的好處,自然是要報答的。
很多年後,劉大娘無比慶幸把鐲子傳給了乾女兒,得了這個人情。因為,如果不是這個人情,她就失去了唯一的兒子,成了孤家寡人。
之後,唐愛蓮又去看了爺爺奶奶。
前世的爺爺奶奶對原主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但這一世,因為唐愛蓮讀書總考第一名,秀才爺爺非常喜歡唐愛蓮,有什麼好吃的都幫她留著。也因此引起了大伯孃的不滿,便將兩老分了出來。
前世記憶中,奶奶是因為將自己那份糧食都讓給大伯的幾個孩子吃,自己只吃點野菜,得了腫病,死在大年三十晚上。
這一世,她自然不能讓她再這樣死去。
到了老人家門口,她才從儲物手鐲中拿出一袋三十斤的糧食:“爺爺奶奶在家嗎?”
還留著山羊鬍子的秀才爺爺見是唐愛蓮來了,非常高興:“是安兒來了啊,快進來。”這個孫女才十三歲就讀高中,還一直考第一名,很給他長面子。
見到唐愛蓮手中的麵粉袋子,爺爺吃了一驚:“安兒你”
唐愛蓮連忙將手指壓在嘴唇上:“爺爺,我回來的時間,路過山腳下,採了點野菜,給您送點過來。奶奶呢?”
爺爺會意:“你奶奶身體不好,睡在床上呢。”
平老太太聽到唐愛蓮的聲音,連忙起來,攀著璧板走出房來:“是平安回來了嗎?”
唐愛蓮連忙走過去扶住她:“奶奶,是我回來了。我給你帶了一點藥回來,您吃了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