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1 / 4)

小說:輝煌三國 作者:開蓋有獎

孫度不蠢。所以他也立即瞭然於心。命令其長子公孫康與其二弟公孫恭坐守於西安平。自己便領著一萬大軍開赴安市。月八日。各自重新佈署完畢。並且各自得到對方主上位置訊息。領著大軍開赴安市地劉曄。與公孫度不約而同地出了陣前答議地要求。

當日下午。劉曄與出城地公孫度各領著三萬、四萬大軍地雙方便在安市縣城下排開陣勢。陣中留出足足三百步空地。各自領著親信心腹將士以及親衛出馬相會於陣中。

“公孫太守是為一時人傑。應識當今時勢。為何冥頑不靈。徒擋孤之收復失地天兵?”

先聲奪人地劉曄。對於公孫度這位算得有幾分本事地對手。言語間雖然不客氣。卻也給予了足夠地重視。

“吾方聞得劉幽州被朝廷封為安平王之事,我公孫度自問遼東前時局面,卻是由度一人獨力支援,高句麗屢叛,吾便派軍討之。再分遼東之地為數郡,依法治之,強國安民,保得邊境無憂之餘,尚打算進取朝鮮之因賊亂多有廢棄之地。雖吾有自立處事之嫌,卻無稱王之實,亦從未回攻於幽州之處,反而西征烏桓數次,為幽州能夠免除一方禍患盡了些心力,依舊算得為漢室盡忠,安平王何故非要與度為難?”

公孫度所得到的一切,實際上也來自於他地自立為“平州牧”,而究竟是為何不攻略於漢地,其原因當然不會像他說得那麼冠冕堂皇,這麼說卻也是為了自己情理上佔穩腳跟,既使明知與劉曄的戰事不可避免,卻也得爭著正義抗爭的名份以鼓勵士氣。

“宇內忽逢亂世,此為不爭之事實,孤亦不必與升濟窮作爭辨。然則汝之所作所為,諸如前時剛赴任時,便諸殺襄平縣令公孫昭,以及其餘豪族百餘口;越海收青州東萊諸縣置刺史,直到興平末方才收回兵力等等,無一不是自作主張,罔顧於君權之事!憑此孤便有足夠理由需得討伐與汝,還我大漢北方一個安定邊境,我幽州一個穩定後方!”

在這個問題上,早就打聽清楚情報地劉曄當然不會吃虧。而襄平能在短時內穩定下來,因公孫昭之事而對公孫度極為不滿計程車族所起作用是極大的,也正是他們提供了公孫度的兵力配置,遼東地形等等。

對於自己此戰再添幾分把握的劉曄,往見於公孫度,也僅是為了某些實際所需了。由此可見,在如公孫度這般可算是外來勢力的入主過程中,與本土士族關係處理稍有不當,便算是能憑著實力壓制下來,使得統治基礎不可動搖,卻也有著極大的隱患。終將在合適的時機爆出難以想像的威力,使人難以應付……

劉曄與公孫度地身份雖然有不小地差別,但他們有一點卻是相同的,便是他們都屬於外來勢力。公孫度此時的開局不利,難以迅奪回極為重要的襄平遭遇便已足夠能說明問題。

“安平王雖掌自主征伐之權,然則討於度這等邊境大將。卻也需得朝廷詔令!便請付與一觀,好教度知曉,為何遼東大亂無人之時,朝廷無人願意多理此處;而現時剛剛民富安定,便有此征討之事?!”

公孫度當然不願意就此認輸,卻是強自爭辨道。

天子遷都許縣,算是落在曹操掌握中之事並不算小,無論訊息多閉塞,公孫度對於此事經過將近一年時間還是知曉的。他當然料定劉曄手中並無所謂“征討詔令”,便也緊抓此點不放…

我公孫度自作主張,難道你劉曄不是麼?

“關於討伐之事。孤早已上報於朝廷,並得到授命全權負責此事,有天子任命詔令在此,公孫太守可願觀之?”

詔令的問題,劉曄當然不會遺漏。雖然曹操對於劉曄地複雜心情,使得這份詔令多少給得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但終究現今大敵袁紹未去,卻還是需得以盟友身份在如此“舉手之勞”上配合一下。

“安平王是為信人,此為天下人盡知。度自不必枉作小人。只可嘆度為大漢盡心盡力,卻依舊落得如此鳥盡弓藏下場!”

公孫度只從劉曄表情便知道他想爭回戰爭名義上的主動權努力,終以失敗告終,此番言語卻屬於有感而了。

“公孫太守一向倒是並非怨天尤人作風,比若孤得知訊息:前有公孫太守之親信屬下柳毅、陽儀進言自立為王之事,公孫太守態度暖昧,而反對之原河內太守李敏更因此事直接引先前積怨,與家人避難於海外,而公孫太守便立即火焚其已故父親屍。並誅其宗族,可是好不威風!如此傷人壞事之弓狗,大漢不需要也罷!”

劉曄冷笑一聲,直接便說出了讓公孫度面上神色驟變地話來。

“安平王只怕卻是聽了謠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