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袁術狼狽的逃回壽春。
而後更是不斷有四家攻戰於淮南其餘地方訊息傳回,至於到得五月四日之時。整個淮南便基本上只有壽春一座孤城固守。
“內無多少糧草,外不知援軍在何方。”
如此境地,袁術手下將士之士氣能有多高?這種不選擇一鼓作氣攻擊其主城,反而蠶食其屬地作法,也是在曹操,代表劉曄地趙雲,孫策以及呂布四人商議之後作出的決定。
現今除去邊遠地區城池因道路原因大軍不再前往攻擊,再留下需得分守之關鍵戰略城池後,其餘四家軍士總計四萬七千人便圍攏於壽春城下。四面圍城擺明了要將袁術一網打盡主意。
“四面圍城”這個戰法卻並非是趙雲所贊同的三缺一”,則敵不存死戰之意。不留後路只會致使兩個結果………要麼敵方戰意崩潰。不戰而降;要麼便是要拼個魚死網破,存死戰之心不與妥協。
但其餘包括曹操都被一直以來的勝利,以及行至各處百姓們的夾道歡迎所激得士氣滿滿,認為無論是壽春的軍士還是百姓,同樣也會如此行事,則壽春雖然堅強,卻依舊抵不住內外夾攻!
此次聯軍是曹操作為盟主,他地意思下,再加上孫策與呂布也認為其所說之言語在理,故而趙雲雖有不同看法,卻並未多言,只是小心命令下屬們防備,攻城之事也不需得太急。與其餘部曲不同,劉曄所領軍士是極少有如其餘諸侯那般戰前招收,多用來充當炮灰減少敵人火力輸出,並消耗其守城物資,這才是真正地“一將功成萬骨枯”。
雖說“慈不掌兵”,但劉曄同樣是作不到如此藐視於生命程度,這也是他在攻城器械未能研究大成之時,不準備與其餘諸侯早早翻臉相攻原因了。戰爭就像一個深深的泥潭,如若陷進去了,沒有外在因素地幫忙,便只有自身與泥潭作抗爭,基本最終都是以一方勝利而告終。
有如此想法,在趙雲負責地東門,便是與其餘三門不同,極少有正面攻城之事,反而佯攻次數不少。有最多的軍隊在此,指揮守城地張勳又不明白趙雲實際上是為了保全實力的考慮,當然同樣起到了最大的牽制作用,使得東門守備之一萬五千士卒從不敢懈怠,只在小心觀察,隨時防備而已。
如此一來,其餘各門攻城進度自然一切順利,再有五日時間,時間進入五月中旬之時,壽春北三道主門以及城牆皆是殘破不已,其中西門兵員充足的曹操更是使軍士以及民夫整日輪換挖掘地道,意欲將城牆下方挖空後,再去掉支柱,使得地面塌陷,達到一舉損壞城牆目地。
經過八日時間。約有六千名軍士以及民夫日夜開工下,終於在五月十二日功德圓滿。
在曹操凝視著壽春城牆,然後輕輕一揮手示意,再如屬下將命令傳下,以繩索連結拉掉支撐地基之木樁。只片刻後,原本未曾交戰,故而略顯平靜地戰場上便先是聽得一聲巨響。整個壽春城牆中段似乎都瞬間矮了半尺左右。
而城樓上以為是地震生的袁紹士兵則是驚恐萬分的亂成一團,將官都無法喝止。
沒留給他們反應過來時間,再是一連片的轟然居響,中段城牆終於從中裂開幾道大口,陷落約有兩丈餘到地,然後垮塌之處極多,在中間形成了一個攻城方軍士只需越過去的一個小土堆便可直接入城,寬約有一丈地大口子。
“進攻!”
見到一切順利。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直接便揮手下令屬下軍士大軍趁著敵方動亂不已之時攻擊,意欲將其一鼓而拿下。當守城方喪失了高城優勢,而需得與攻城方短兵相接之時,便意味著一般處於弱勢的他們,藉助守城之利來調平甚至可以使對手傷亡比例大增的優勢不保。
“西門城牆被破??”袁術不敢置信地驚問道。
原本他認為憑著尚有三萬兵力,並且緊急徵兵後再得萬餘人,實力以及強徵地糧草已經足能保證至少再支撐十日,而能居於壽春城中地,不是士族中人便是對他並不算排斥。未被其外放屬下恣意禍害到的百姓,實際上對於袁術雖然不滿,卻對於曹操他們如此不留後路,擺明趕盡殺絕感到極為地憤怒。
這憤怒不是沒有原因的,想原本徐州之事,曹操殺人屠夫之名便已流傳開來,只怕此次行如此死圍之法,定是要在戰後屠城!
這些百姓以及士族們的看法,在這個問題上是統一的。如若真正“圍三缺一”。或讓他們接受一位新主的統治並非是難事。
“諸位愛卿可有言教於朕,現今情況卻是如之奈何?”
袁術此時方顯出他未登位前。以及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