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國自己的遊戲,又有多少盜版?
說多了,大概因為這一切,才寫了這本書吧,雖然小眾到了極點,也算是在夢裡圓自己的夢
盜版害死了很多公司……還有很多作者……所以……你們懂的,請支援正版~每一個訂閱,都是對作者的支援,也許有的讀者習慣了UC,習慣了追書神器,但是……有的書就是在你們的“習慣”中,發現它日更,二日更,變成周更,月更,最後消失……
也許有人會說,切,這麼一算下來,我還不如去買實體
我只想問:您買了實體麼?我相信的是,看盜版成了一種習慣,別說實體了,正版的一毛五,V2九分都捨不得,確實有支援正版的心麼
作者靠著訂閱活著,就像遊戲廠家靠著銷售量活著,暴雪為啥開始賣CDK,各種遊戲為什麼不斷有加密措施,儘管為此增加研發費用,為此提高CPU使用率?
都是被盜版逼的
這是一種能把原創逼死的習慣,當看盜版成為一種習慣了,正版也就等著消亡了,沒人寫書,也就自然不會有盜版了
所以……V1一毛五不算多……V2九分也不算多,請支援正版,一個訂閱,都是對作者的支援,我自認還沒有灌過水,儘管感情戲是我的肉腳,但是也很認真地去寫
自問,還值得起這幾分錢
至於看了盜版來書評噴的,一律永久禁言加刪帖……不是我高貴冷豔,而是有人吃了霸王餐還指著廚師罵:你TM做的什麼?狗SHI?難吃死!忍得下去?
好了,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真TM想設定成收費……我邪惡了
(讀者眾:喂!你其實最終目的不就是為了拉訂閱嗎!——被識破了……)
這張免費的,當聊天了,有感而發而已
第388章:大計劃(二)
在當時主流動畫片還是黑貓警長,貓和老鼠,葫蘆娃,邋遢大王這些片子的情況下,無數青少年為動漫的魔力傾倒。
然而,短短一年多之後,這份雜誌永遠成為了人們的回憶。
理由太複雜,同樣的94年,發生了太多事,反應過來的中國政府,為了保證抵禦文化的軟性侵略,卻發現中國沒有能力抵禦的時候,這些報紙雜誌,就遭了池魚之殃。
它的名字,叫做畫書大王。別說其他人,就連秦遠峰小時候,都是和別人搶著看一本。
再過一年,94年,北京,一本帶動整個中國遊戲業發展的雜誌誕生了。它記錄了光鮮的遊戲界背後,長達十幾年殘酷的,鮮血淋漓的死戰。從雅達利,到任天堂,到世嘉,再到當年發行的PS,讓所有玩家都明白了,他們在玩的主機,是怎麼來的。
原來,在主機背後,還有這樣的血淚史,每一臺主機,都是戰爭最後的王。
它將中國電子娛樂帶上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高峰,在它的薰陶下,無數人加入了編輯,策劃的行業,可以說,如果不是這本雜誌的出現,現在中國投資電子娛樂的老闆,參加電子娛樂的策劃,製作人員,會少上不知道多少。
它的名字,叫做電子遊戲軟體。94年發行的,是它的前身——GAME集中營。
這三份雜誌報紙,就是中國電子娛樂業從原始時代走向石器時代的火種!
但是,卻遭到了強力的打壓。
不能怪誰,只能說生不逢時。三份雜誌報紙,政府怎麼敢把抵禦精神蠶食的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
中國當時對比列強,都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人民還停留在萬元戶的概念上。但是沒有資本的進入,空有報復能成什麼事?
現在有了……想起這三個名字的時候,秦遠峰也是心潮澎湃,他的兒童時期,可真的是在這三本雜誌陶冶之下成長起來的,所以後來才毅然去做了策劃。
別人不投資,我投!
別人不看好,我來儲存這份火種!
他更清楚的一個道理是:沒有文化的遊戲,是讓人愛不起來的。或者這種愛很短暫,不能長久。
沒有這些雜誌介紹一位位遊戲天才,介紹一家家傷痕累累卻戰意高昂的公司,沒有它們介紹一位位日本頂尖漫畫大家,誰會把它們當做精神?
真正瞭解到了一部主機,甚至一盤卡帶背後的故事,歷史沉澱,才會敬重,喜愛。
這也是日後魔獸世界為什麼會詳細地出編年史,出小說的原因。
也正因為如此,魔獸世界成為了歷史上最難以被人忘記的網遊,儘管它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