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盔,身穿魚鱗烏金甲,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半輪月混元流金鎲,英勇無比,兩臂萬斤之力,武藝高強。
此時,不知在哪裡落草為寇。
杜伏威與李子通雙方半斤八兩,旗鼓相當,不知道他們雙方一戰誰到最後是勝利者。
而此時,李密的瓦崗軍擁兵近三十萬大軍,已經佔據金墉城,加緊修復城門、城牆和其他防禦設施,並兵屯邙山,直逼上春門,洛陽城正在告急。
也正在這時,政局突變,宇文化及在江都兵變,用練巾勒死大隋皇帝楊廣,立秦王浩為傀儡皇帝。
其後,宇文化及自率八萬大軍北上,這對當時在洛陽城內的隋朝殘餘勢力和李密的瓦崗軍都是嚴重的威脅。
宇文化及率部到來令李密措手不及,以目前的局勢再繼續攻擊洛陽恐怕不是明智之舉。李密決定暫時放棄洛陽城,集中兵力對付宇文化及領導下的北上大軍。
而留守在洛陽的皇孫越王楊侗在大隋皇帝楊廣被弒之後,已即帝位改元皇泰。
皇泰帝楊桐為了坐收漁翁之利,就派人招降李密,讓李密全力攻打宇文化及的驍果軍。
東都洛陽在李密的身後,若不答應皇泰帝楊桐,李密則可能受到洛陽隋軍和宇文化及軍隊的前後夾擊,那時候不悲劇都不行。
所以,李密只能應招,甚至暫時答應東都皇泰帝楊桐,等對付完宇文化及軍隊以後再說。
李密的軍隊勝在數量眾多,而宇文化及所率領的近八萬隋軍卻是大隋朝精銳驍果軍,兩方面可以說旗鼓相當,此戰鹿死誰手尚且不知。
宇文化及也是沒辦法,他率領著驍果軍這支悍軍走到洛陽東邊的滑臺時,軍糧吃盡,只好向瓦崗軍佔領的黎陽糧倉發起攻擊。
於是,宇文化及就和前來營救的李密大軍在淇水兩岸擺開了戰場。
李密知道宇文化及的軍隊缺少軍糧,速戰速決對他有利,所以不跟他交鋒,只是堵住了他的退路。
李密派徐世勣守衛倉城,宇文化及攻打沒有成功。
李密與宇文化及隔著河水對話,李密譴責他說:“你原來是匈奴的奴隸破野頭罷了,父兄子弟都受隋朝厚恩,世代富貴,以至以公主為妻,你得到的光榮,整個朝廷沒有第二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