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設想的了,他自然不會要求太多。
“九幽之說,大多指的是碧落黃泉,一般是指最低處,是和仙界是對應的。天有九重天、地亦有九重地。”
宓兒一旦講解起玄學來,必然是言簡意賅的,陳恆聽的十分認真,不願意錯過一字一句,只因少‘女’之說,字字珠璣!
“九字在數中最尊貴,所以有‘極限’之意,故而九幽是指地底最深最深處,形容極高和極低的地方,而地有九重,因而泛稱‘九幽’,這裡面其實還涉及著關於背‘陰’山的傳說。”
“背‘陰’山?”
乍然從少‘女’嘴中聽聞這個名詞,陳恆瞳孔微縮,不由出聲道。
因為這背‘陰’山他倒不是第一次聽過,各類奇書記載中,都有關於背‘陰’山的記錄,甚至在民間,它帶給百姓的影響力是十分深重的!
這一切,只因背‘陰’山乃是丹道學講的“虛危‘穴’”或“虛危山”!
這丹道學,端的就是玄妙深奧,陳恆早先有過涉及,知這虛危山是純‘陰’無陽之地。
其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嶺不行客,‘洞’不納雲,澗不流水!
不過他還真不知曉背‘陰’山與九幽之間有什麼聯絡,內心充滿疑問間,只聽少‘女’緩緩道來:“我估計你所聽聞的背‘陰’山大多都是丹道之講,而真正的背‘陰’山所指的卻是‘陰’山背後!所謂背‘陰’山只是婉約的說法!”
“‘陰’山背後又是什麼?”陳恆睜大了眼睛,初聞這種說法,不由覺得驚奇,宓兒倒是沒有故‘弄’玄虛,接著便一語道破天機:
“‘陰’山背後有二九一十八座地獄,仙界統稱森羅殿,世間萬物都要經過森羅殿的審判,才決定生死轉輪,而‘陰’山背後乃是九幽,這便是它與九幽之間的聯絡。”
“就是說,這背‘陰’山乃是地獄的入口?”陳恆聽聞少‘女’言,當即感到不可置信。
只是提到這永珍森羅閻王殿,陳恆又不免生出更多的疑問。早前宓兒就與他談論過六道輪迴,那時,他知曉了天道聖人一手‘操’控眾生命運的說法,而這森羅殿也就是地獄道,乃是輪迴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那麼九幽,也是天道聖人遺留下來的手筆之一麼?
對於他的這點疑‘惑’,宓兒感知後卻是嗤之以鼻道:“你太高看天道聖人了。沒錯,三清是指定了輪迴,可他們真正能完全掌控的也僅僅是六道之一的天道,而地獄道是六道內最為特殊的一道,不歸天道管!”
“這麼說來,地獄道是獨立的?那為何十殿閻羅名義上都聽天庭的?”陳恆更加不解,面對他的誤解,宓兒緊接著嘆了口氣:
“你錯的離譜,難道是我當初講的不夠明白麼?還是你自己糊塗對號入座了?六道皆是獨立的,我之所以說天道聖人‘操’盤輪迴,是因為六道服從三清的規劃,可服從不代表絕對臣服,只能說利益糾葛而已!”
“利益?三清‘操’盤輪迴,對其他各道又有什麼利益呢?”陳恆‘迷’糊不已,總覺得聽了少‘女’一席話,不懂之處比懂的地方更多起來。
而宓兒也是耐著‘性’子緊接著講解道:
“有些利益大過天,並不是誰都能看到的。至少三清‘操’盤的輪迴命運,對地獄道是有益的。若沒有天道制衡,地獄道只會一團糟,地獄道一旦不得安寧,那其餘六道更別想獨善其身,三界天平皆在於此內!”
一語甫畢,陳恆似懂非懂。
懂的是,或許地獄道最初並不能有效管理自身所轄的地盤,洪荒時代,不是有過百鬼夜行的傳說麼?而後由天道介入,三清制定天庭幫助十殿閻羅恢復秩序,這才有了服從的法則。
可他不懂的卻是,這一切又跟此地的九幽之氣又何關係?難道他們身處的這巖‘洞’,還是‘陰’曹地府不成?這顯然不可能!
不談這裡是仙界的地盤,屬於九重天之上。那位於九重地之下的九幽顯然不可能出現在這裡,這或許也是宓兒先前言論說不通的癥結所在!
只是,會這麼想的陳恆其實還是處於一個大大的誤區。正好比他眼下無法‘洞’曉此地是何物存在的‘洞’府,存留於此‘洞’內的九幽之氣其實又非‘陰’山背後的九幽!
對於這點,還得宓兒娓娓道來:“仙界有五方天帝,古稱碧落五霞。東南西北中,每一道日升掠過的霞光,代表一輪天帝的‘色’彩。而九幽之下,亦有五方鬼帝,他們不出世,卻凌駕於閻王之上,乃九幽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