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說這些話的目的。以前的我不懂事,走南闖北攪‘亂’了三界,換來的是五百年孤寂。”
五百年,說出口來不過一秒之久,,但又能真正理解五百年的定義?
人難活百歲,五百年的長壽對於一般人來說或許是修持有道,令人‘豔’羨。若是被壓在一座山下五百年,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大聖被壓五百年,是三界皆知的事情。
人在聖人的‘誘’導下,會覺得是善惡終有報,誰讓猴頭大鬧天宮呢?而大多仙者只會鬆一口氣,幸災樂禍雖至於,冷眼旁觀卻不可少!
有一首慷慨‘激’昂的歌,叫做再活五百年,猴頭忽然說這些無關主題的話,自然不是想要再被壓五百年……他是在論道!
這道,聽起來玄妙,甚至惹人煩躁,可只有明白道中真意,才能脫胎換骨,煥然重生。
故而,這道,可道,卻並非常道:
“原以為,這五百年的孤寂會讓人有所明悟。可又經歷了萬年,眼見三界命途,認知到聖人們的不仁,我才發現,原來域外天魔,並非是唯一的邪惡。或者說,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妖魔也不例外!”
話至此,孫銀更加‘迷’糊,不僅僅因為猴頭說的這些話讓人覺得雲裡霧裡,更因為大聖忽然變化的腔調令人難以適應。
他竟不再以俺老孫自稱,卻用上了‘我’,這意味著他從頑劣猴頭漸漸轉化為人類的視角去看待世界!
人類,是三界的根本。
下至螻蟻一般的黎明百姓,上至三清佛祖,本身同源都是人。
人這個詞,說起來佔據了大千世界的領土,可其歷史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漫長。
比起動輒以億年衡量的真正怪物,人類的歷史,區區萬年爾,而修者的歷史,則更短暫。
大多數的人們已經忘了自己最初是什麼東西,在繁重生活裡,在茫茫修道中,多少人‘迷’茫,多少人‘迷’失,真正尋得生活意義或者說得道的人又有幾何?
大聖每每想著這些,就覺得難以釋懷。
他是以天生石猴的身份去思考人生,所以更加覺得難以名狀,不可名狀的並非人類的歷史,而是眾生最終的去向。
人,從哪裡來,又該往哪裡去?
由‘女’媧氏捏造出來的人,經由天道聖人引導,逐漸走上了一條看似光明的大道。
可說到底,這道,是三清劃分的。
換句話說,三清才是三界的根本,天道聖人一詞,也僅僅屬於這三者!
然而天地間的聖人不多,卻也並非止於三清。但三清代表的僅僅是天道,卻幾乎囊括三界。
三清之下,有天帝,還有‘肉’身成聖者,比如大聖這類存在,可縱使是猴頭,也難以改變三界的現狀……
。。。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論道終極!
事實上,當年大聖就是看不慣三界被三清牢牢控制才大鬧天地,由此攪的三界不得安寧,可換來的結果呢?怎一慘字了得,當然!
還有與三清同輩的聖人,那便是混沌七聖,
混沌七聖中,有三清,還有如來前身準提道人等。
至於凌駕於七聖之上的鯤鵬等,那就不用提了,不理三界事,不管天下人,提也無用!
“小銀,或許現在的你還無法理解,不是因為你的道行不夠,而是你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本身就是錯誤的。事實上,也沒幾個人能夠真正看懂三界存在的根本!”
大聖神情忽而變的漠然,明明闡述的是了不得的哲理,可卻表現的十分平常,好像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可孫銀聽的卻不明覺厲,他好像隱隱懂了大王要說這些的意思……
那便是,聖人之所以被稱為聖人,那就是因為他們才是世界的根本,沒有聖人,就沒有現在的世界。
句話說,聖人境,就是看破了這一點的人!
不過,即便知曉了這個道理,好像也沒什麼意義吧?!
他是通臂靈猴王,所屬靈類。
靈類的歷史比人來的要早,可也不覺得眼下由聖人們引導這個世界有什麼不對。
那麼猴頭說這些,到底想要表達什麼?這才是令人想不通又不得不去思考的喉結所在!
而緊接著,孫大聖卻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淡淡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萬年來,人類的思想都是聖人灌輸的,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從一開始,他們的命途就被決定,誰能自斷生死?”
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