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2 / 4)

小說:天工 作者:敏兒不覺

竟然沒有還給謝石磊,就這樣拿著它,走了出去。

這是什麼意思?謝石磊目瞪口呆地看著他的動作,有點不明所以。

張萬生走了兩步,轉身問道:“你還在等什麼?跟上跟上!”

謝石磊立刻“哦”了一聲,跟著張萬生走到了被製成工作室的客廳裡。

他一眼看見,昨天牆上糊著的那幾張畫,已經被揭了下來,裱成卷軸,放在了一邊。

謝石磊有點心癢難耐,問道:“我可以看看嗎?”

張萬生不客氣地說:“看什麼看,看這邊!”

說著,他走到隔壁房間,取出了幾幅略為破舊的畫軸,輕喝一聲道:“睜大眼睛看好了!”

謝石磊果然如他所說那般,睜大了眼睛。

張萬生手一捲,一共四幅的卷軸同時平展而開,像四面旗子一樣在空氣裡揮舞,最後同時平攤在了檯面上。

謝石磊頓時明白張萬生要做什麼了——

這位不知等級的高段修復師,要現場修復給他看了,還是一次修復四幅!

謝石磊頓時興奮地睜大了眼睛,緊緊地盯向了張萬生的動作。

0345 實習

這天晚上,儲曉方出馬,結果沒驚起什麼浪花就被蔣志新直接拍熄了。

然後,江教授出馬,用一篇極其出色的論文,向承恩公府當前的改建方案發起了攻擊。

正當微博上戰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蘇進來到了天湖小區的那間工作室裡。

這段時間,他雖然忙,但還是過來了不少次。

現在存放在這裡的,不止有從密室搬出來的那些文物,還有從國公府各個角落蒐羅出來的一些藏品。

當初國家把承恩公府還給紀老太太的時候,並沒有只還個空殼子,還包括了當年留下來的傢俱、擺件等等。當然,都是些不易搬動的大件。那些小件比較珍貴的,早就在漫長的歲月中不知流落到什麼地方去了。

蘇進把這些東西也全部搬到了天湖小區,在他未來的規劃裡,這些文物將在被修復之後,交還到承恩公府,儘量恢復它應有的原貌。

這是他要做的事情,當然不可能只讓張萬生師徒倆來做。

所以,他還是不時抽空到這裡來,跟他們一起工作一段時間。

跟這樣高階的修復師在一起,一起工作就是相互學習。張萬生一點也不吝惜自己的一身本事,簡直像是炫耀一樣,盡其可能地把它展示給蘇進看。像他這種程度的人,指縫裡漏點出來就是精華,即使是蘇進,也從他那裡學到了不少東西。

而與此同時,張萬生從蘇進那裡學到的更多。

蘇進帶來的不是一些經驗,一些或大或小的竅門,而是一整個世界!

修復材料也好,修復手法也好,修復中間一些關鍵性的習慣也好……最重要的是,其中一些觀念向的東西,對於從舊世界走出來的張萬生來說,簡直是一種顛覆。

這其中有些內容,他覺得有道理,但有些東西對他來說太超前了,完全不可理解,於是當然不免會發生一些爭執。

爭執的結果就是,張萬生不斷退讓。

蘇進的這些東西,都是當年傳統修復師和現代修復師一起,經過千錘百煉得出的結論,怎麼可能是那麼好推翻的?

絕大部分爭論之後,張萬生都不得不承認,蘇進提出的的確有道理,應該照著他那樣去做。

於是,在兩人相互交流的過程裡,收穫更大的不是還沒有入段的蘇進,而是已經到達修復師巔峰的張萬生!

這讓老頭子既有些興奮,又有些沮喪。

對他來說,哪怕一點新東西也是非常可貴的,但是從這麼一個小後生身上學,怎麼說都覺得有點丟人呢……

不過蘇進也不是完全沒有退讓的時候。

張萬生這樣的傳統修復師,他們的經驗也好,技能也好,全部都是深深紮根於實踐中的。對於華夏傳統的文化以及文物,他們瞭解得極深。

文化是有脈絡的。一個民族的文化跟另一個民族相比,就是不一樣,就是有獨特性。

無法滿足這種獨特性,正是當初《威尼斯憲章》的缺陷與不足之處。

而在跟張萬生交流的過程裡,蘇進也越來越深地瞭解了這種“獨特性”,他對華夏文物以及文脈的瞭解,同樣在不斷加深中……

所以,後來蘇進養成了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天湖小區一次。就算只是跟張萬生打打嘴巴官司,也是很有收益的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