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就順了。”吳岱栂快速的回答,他看古書時便覺得不方便,於是這次排版他便做了更改,遼城那時他只是負責提議寫故事,至於排版的事,由林繼善負責的,現在輪到他全權管理,如何排版自然就由他說得算。現在想想吳岱栂有那麼一丟丟的後悔,古人讀書的習慣會不會影響到銷量。
三王爺皺起眉,為什麼要橫著看?排版出現錯誤?三王爺帶著心裡的疑惑依言橫著看,有些不習慣,但已經能看懂,眼球的左右移動,三王爺快速的翻閱著雜誌的內容,越看眉頭便是越皺得緊。“為何要將熱氣球的事寫上面。”
“為何不能寫?王爺,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萬不能小看他們。”吳岱栂搖頭,哪怕是他覺得很親和的三王爺,思想中的等級觀念仍是根深蒂固,其實哪怕是發展到後現代,人們觀念裡的等級觀依舊存在,有錢人便覺得高人一等,有些做大的家庭便覺得自家成了家族,姿態也跟著擺得很高。
三王爺看向吳岱栂,眼裡多了一些探究,他並沒有看不起百姓的意思,為何吳岱栂會表現得這般的激動,他反對的原因是熱氣球有很多不安全性,若是百姓沒事都去做個試驗,出了事怎麼辦?難道說吳岱栂被誰拿捏過?受了哪個大人的氣?這麼一想三王爺立刻沉下臉,視線轉向林繼善,眼神中帶著凌厲。林繼善覺得自己特別委屈,他什麼也沒做,居然還能拉上仇恨。
“岱栂,王爺的意思是怕大家都跟著去學,到時出了人命便不好了。”林繼善輕唳了一聲,為三王爺做著辯解。
“噢。”吳岱栂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我想太多了。”
“哼,說說,以前誰欺負你了?讓你反應這麼激烈?”三王爺把雜誌放到一邊,追問心中的疑惑。
“沒有,誰能欺負我。”吳岱栂嘴上這麼說著,心裡卻想著上輩子遇到的那些事,又覺得自己沉浸在過去是挺無趣的事,以後除了正事,還是不要總追憶以前,活在當下才是正確的事。
三王爺不信吳岱栂所說的話,但他不想說,三王爺也不會強求。
“王爺,報社沒錢啊!”吳岱栂想起來王府的目的,立刻提出來,他怕再說些別的,又把這事給忘記了。
“以前遼報開辦的時候,你們往裡投錢了嗎?”三王爺打趣的說著,他知道京報和遼報是不同的,單是前期吳岱栂招人的事便讓京城中的官員拔脖等著看熱鬧。
“王爺,遼報準備的時候說是沒投錢,可是大家吃的輪流請,花的不也是各自的錢,還有林吳兩家的鋪子廣告,若是照顧我們,哪裡需要花這筆錢。”吳岱栂說完之後看了一眼林繼善,暗示他幫說說話,自己嘴笨怕是無法說服。
“王爺,我倆進京可沒帶多少銀錢,雖說京報由岱栂負責,可總歸是朝廷的,我們要是再往裡扔錢怕是會被說成越俎代庖。”林繼善接收到吳岱栂遞過來的眼神,立刻開口幫忙。吳岱栂不停的點頭,以表示肯定。
“你們兩個啊!”三王爺指了指兩人,“款項早就拔下為了,本王早就等著你過來要,可是每次見到你都沒提,我還當是不需要了呢!”三王爺看著兩人的相處很欣慰,好歹他也為兩人結合說了話,看著兩人好,他也開心。“科舉準備的如何?”
“每天都在讀書,也在反思。”王爺既然說錢已經到了,林繼善也就順著王爺的話轉開了話題,吳岱栂瞪了一眼,錢又沒到他手裡,一會兒走時又忘記怎麼辦?
“放心,不會忘記的。”三王爺看出呈岱栂的想法,看著吳岱栂的臉變紅,三王爺沒再打趣,而是看向林繼善,他之前很是看好林繼善,他有看過林繼善做過的文章很是不錯。“反思什麼?”
“在遼城時,岱栂曾經在遼報說過一些為官為百姓的事。若是五穀不分,不知百姓疾苦,如何為百姓做事。每次想起來,便覺得一陣慚愧。以前參加科舉,從沒有想過為什麼,經過那次之後,便一直在想答案。”林繼善提起在遼城的事,覺得自己那時比起吳岱栂要差很多,完全不知要什麼。“為名,為利,為財,還是為其它,不管為什麼都是要有個理由。”
“現在可有想出答案?”三王爺坐直了身體,認真的傾聽林繼善的話。
吳岱栂驚訝的看向林繼善,他都不記得自己有講過這些,沒想到卻讓林繼善這麼深刻的反思。
“若我是山野村夫,參加科舉不是為了光耀門楣便是為了省去自家幾畝田地的賦稅,可我不是,我不需要為節省賦稅去做這件事。”林繼善頓了一下,“林家是富商,我爹是知府,說不上多清政,但也不貪圖富貴,我家的幾間鋪子,還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