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出2000元,就有8萬多的籃球隊基金,除了購置球隊所用的裝備和比賽的獎金,剩下的錢還可以在打贏比賽以後大家一起吃一頓慶祝,這種課外活動的模式既加強了培訓班裡同學之間的瞭解和溝通,也讓他們更加團結和有凝聚力,比起以前單純的課程學習而言,能收穫不少的人脈關係,陳子軒因為是籃球隊的發起人和隊長,自然班上的同學也都認識和熟悉了他,交流和溝通都多了起來,陳子軒在金城這座城市的人脈圈子,竟意外的擴大了不少,收穫了許多交際值(交際+20)。
在大學裡,因為是不停的換教室上小課,上大課,有些人幾年書讀下來,竟會有從來沒有說過話甚至叫不出名字的同班同學,最熟悉的莫過於同寢室裡的那個小圈子,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為在人脈關係中,同學關係是很重要的一塊,也是將來在社會里能夠用得上的人脈資源裡,質量比較高的資源。
現在很多職場人士去讀什麼MBA班、總裁班、管理班、職業經理人班等一類的培訓課程,其實他們並不是專為去聽課學知識的,對於他們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能夠透過上這一類的培訓班,獲得一大批優質的人脈資源,建立一個高階別的關係圈子。以後在有能用到這些人脈關係的時候,一說是同學關係,辦起事來會順利許多的。
有些人會牛逼哄哄的說我是師從清華某某教授博導,我是師從北大某某知名院士。啊!你也是!那我們是師從同門,是師哥師弟的關係!其實,這些人說不定只是聽了幾堂這個教授或者院士的課而已,現在博士生一年到頭都難得和自己的導師見上幾面,甚至幾年下來都沒什麼認真的指導,一個博導帶上百個學生都有,你說同門?那都不過是一個幌子,一種借名師拉關係套近乎的手段而已。
這一點和商人們喜歡打高爾夫球有點類似,對於商場上的人而言,打高爾夫球更多的是一種交際的手段,和請客吃飯其實是一樣的,目的都是為了拉關係,套訊息、談生意。有錢有身份的人,你請他吃飯他還不一定會去,誰不得吃飯啊!誰又稀罕你那一頓飯呢?所以只有透過打高爾夫球這種奢侈的健身專案,來接近這些人。高爾夫球,只不過是進入高階商人圈子的一個門檻而已。
透過陳子軒組織的這種籃球賽活動,除了籃球隊裡的十個隊員成了哥們,那些啦啦隊員們之間的關係也更近了,再加上每次打完比賽以後,大家都會一起去聚餐慶祝,這種飯雖然不是什麼奢侈高檔的魚翅鮑參,但勝在氣氛親切融洽愉快,大家在一起都很開心。所以很多人雖然身份是公司的副總、總監,也會來參加這種聚餐活動,那些職業經理人就更不用說,乘此機會,混個臉熟,換換名片,拉拉關係,套套近乎。
陳子軒在籃球隊裡是主力得分手,有他在外線遠投三分球,阿高這個大中鋒在內線的配合搶籃板得分,兩個前鋒在前面的快速衝擊,控球后衛在後面的防禦搶斷,前面的十一場比賽,基本上是一邊倒的通殺!最小的比分懸殊都超過了20分!
陳子軒在培訓班裡,算是年齡最小的階層,職務也是最低的主管級別,但是他在籃球場上表現出來的冷靜、果斷,精準的三分球技術和良好的身體素質,給培訓班上的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許多大哥大叔們都稱讚陳子軒是年輕有為,前途無量,甚至有挖陳子軒到他們公司任職的想法。而那些30歲的大姐姐們,看著陳子軒在球場上的英姿,時不時的眼睛發亮,心如鹿撞,只恨自己早生了幾年,還有那單身的漂亮姐姐,有意無意的去接近陳子軒,給他遞毛巾送水的,只是不知道陳子軒介不介意姐弟戀,不知道陳子軒這頭嫩牛願不願意換換口味,嚼嚼老草。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艱難比賽
第一場和金城大學管理系籃球隊的比賽,吸引了許多的觀眾,整個籃球場都被圍得滿滿的,系籃球隊也很重視這一場比賽,派出了全部主力隊員,一方面是想為金城大學的籃球隊挽回面子,因為之前管理系有三個班的班隊輸給了陳子軒的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贏得那3000元的獎金,說實話這樣的比賽還是挺有吸引力的。
培訓班隊這邊,自然是以五人主力隊員上場,上半場比賽一開始,陳子軒就被人死死盯住,在三分線以外的時候,會有兩名對方球員過來盯防,而如果陳子軒突破進了三秒禁區,則只有一名隊員會跟進去,因為他們之前已經看過幾場比賽,知道陳子軒的優勢就在與三分線外的遠射,他進了三秒禁區以後的中投命中率反而會下降。
陳子軒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透過傳球給前鋒和中鋒來助攻,他的三分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