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一晃半年過去了,石天華身體基本恢復健康,準備下月就去上班。在上班前石天華打算將家裡粉刷一新,去掉黴運,然而在這個家庭裡,石巖就是核心,聰明乖巧的他將老頭子哄的溜溜轉。
檢視了家裡的上上下下及裡裡外外後,天華做出了預算和估計,將粉刷所需的材料一樣樣記到本子上,小心細緻的記好家裡或缺的物品。
老秀詢問石天華是想做什麼,他沒有說,只是默默的準備著,臨近暑期,石天華和張浩給老頭子和石巖安排了去順德避暑山莊的度假日程,大致一個月的時間,而天華就是想他們外出的一個月裡,讓家變得更加溫馨。
日子真是快,凌風城市不大,但是因為離京都太近的緣故,溫度著實不差,高溫的日子了老人和小孩體質更容易經受考驗,眼看著伏天來了,大家就張羅著準備去避暑山莊的行程了。
提前幾天張浩準備日常用品以及老人的常用藥品,不過這個時候張浩存了點私心,還偷偷的給徐萬川報了一個名,心想給未來老丈人辦點好事也行,反正只要和市委說一下是老頭子指定徐陪同的,誰也不能有啥怨言,或許還羨慕徐萬川呢。
日子很快,石天華和張浩一切準備妥當是時候已經是去避暑山莊前最後的一天晚上了,他們才鄭重其事的和李秀峰老人談。
當李秀峰知道他們這陣子忙乎的原因就是為了讓自己休息一段時間,也去那邊避避暑的時候,深感安慰,看來自己的義子和姑爺都不錯嘛,儘管都不沒有血緣關係,可是他們真的是為了自己著想了,看著自己日益花白的頭髮,他笑了笑然後又搖了搖頭髮。
歲月不饒人,儘管李老秀保養有方,自己精通醫道可是多年來為革命奉獻了大半輩子了,身體怎麼會沒有個病疾呢?
還記得剛剛到南方的時候,因為北方人初到南邊氣候很不適應,加上自己當時的居住條件也不好,一不小心就患上了不死的頑疾,風溼。儘管自己精通醫學,而這個頑症卻只能改善,不能治癒。老秀本來就有意暑期帶著孫子出去散散心,結果張浩和石天華的安排正和他意,更何況他們還說有徐萬川相伴,看來這個行程不寂寞了。
第二天在張浩的陪同下李秀峰和徐萬川登上了去避暑山莊的列車,在這一路上,石巖興奮的如同一隻小麻雀,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老秀看著孫子活潑可愛,甭提心裡那個美,覺得自己一定要把孫子培養出來,否則自己都沒臉去見他的母氣和外婆了。
立車在陡峭的山澗裡行駛,一會便漆黑一片,轟隆隆的聲音響徹耳畔,原來在山區地帶,火車需要鑽過無數的山洞才能透過,真佩服那些為列車開拓道路的人們,這樣一道道山嶺,一個個山洞,得是多大的工程才能鑄造而成!每個十幾分鍾就 ;會鑽進一個山洞,有的山洞很長,有的山洞很短,長的得好幾分鐘才能出來,短的地方車頭出來了,車尾剛剛入洞,儘管山路崎嶇,卻能看見很多農民揹著鋤具在忙著各種農活,還有一些娃娃們在山野間地頭間玩耍,遠遠的山上還有這牛羊在成群的吃著草,偶爾的山歌聲為這寂靜的的田野增加絲濃烈的色彩,不能說江山如畫,卻觸動了老秀的心絃,望著那一片片田野,儘管有些許因為乾旱所帶來的枯黃,卻絲毫不減當地人民的生活愜意,也許生活的幸福感不是用物質條件來衡量的吧,更多的是人們對幸福的追尋和探究的尺度。
徐萬川看見李秀峰老人眉頭緊鎖,似乎有著很深的心事,可是他卻沒有料到這次出行卻奠定了老人攜帶孫子遠離喧囂的決心。
一行四人在火車的臥鋪包廂裡,各懷心事。
石巖的心思大家自不必講,他的世界了除了偶爾還會有些奇怪的夢之外,倒還是很快樂,有外公和老爸的疼愛,還有張浩叔叔這樣好朋友,自是很開心。
炊煙裊裊中,農戶人家開始做飯了,李秀峰感慨著,徐萬川附和著,只有張浩心思很重,因為他在思念著熱戀中的徐傑。
這次陪同老頭子和準岳父來度假,可是要和徐傑分開一段時間了,但是為了讓老人們開心,他只能和心愛的人做暫時別離,都說小別勝新婚,可是張浩不知道,他們分開的一個月裡,徐傑這樣的小丫頭是否會理解的了呢!將近三十了,終於遇到了自己的緣分,張浩可是試遍了全身解數來討徐傑的歡心了,儘管她心裡一百個情願和歡心,可是表面上卻時冷時熱,這樣讓那個張浩這個在部隊裡成長起來的男人有些二丈和尚摸不到頭腦了。這一路上,張浩看見兩個老人開心的眼神和石巖的無比的興奮勁,就感慨道石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