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2 / 4)

別的喜愛,而瓷器是古玩中的大家中國的魁寶,更是宋代五大名窯排第二的神秘哥窯,早在電話中聽到時,李老就已經難掩興奮了。

許楠玉笑點頭,把瓷器跟玉雕自錦盒內拿出來。

哥窯瓷器一拿出來,李老的視線就粘在上面了,在他這位子跟經歷,好東西見過不少也摸過不少,按理說也應該有一部份的抵抗力,可每當見到這些好東西后,李老還是不免像剛入門的毛頭小子,難掩興奮與興喜。

“好,是件不錯的好東西。”李老笑著把玩了二十多分鐘才放下來,視線看向許楠玉,眼內閃過一絲笑意問:“這哥窯瓷器,你來說說。”

許楠玉一愣,隨即瞭然一笑,他可不是怕師父考問的徒弟,不必思考整理,張口便言。“哥窯的記載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在元代的〈至正直記〉。哥窯的神秘已經掩埋在歷史的洪流中,雖然近幾十年隨著文獻的逐漸增加已經有所發現,但哥窯的真正遺址卻還不甚清楚,不過可以斷定的是哥窯並不是一開始便是官家所用窯口,而是有民窯轉變而來,兩相轉換的契機就是哥窯神秘開片色紫瓷器的研製。”許楠玉頓頓又再開口:“哥窯器物傳世的以各式瓶、爐、洗、盤、碗、罐為常見,傳世極其稀少,鑑別哥窯瓷器有四要點,一、哥窯釉屬無光釉也是青瓷的一種,有‘酥油’般的光澤,色調豐富多彩,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最顯著的特徵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其二、‘金絲鐵線’的紋樣,釉面有網狀開片,開片是瓷器燒燬的缺陷,後來人們掌握了開裂的規律,有意識地讓它產生開片,從而產生了一種獨特的美感,開片形狀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俗稱‘百圾碎’或‘龜子紋’,以‘金絲鐵線’為典型,即較粗琉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其三、‘聚沫攢珠’般的釉中氣泡,哥窯器通常釉層很厚,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含有氣泡,如珠隱現,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器的一個傳統的方法;其四、‘紫口鐵足’的風致,哥窯器坯體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黃色,器皿口部口邊緣釉薄處由於隱紋露出胎色而呈黃褐色,同時在底足未掛釉處呈現鐵黑色,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鐵足’之說,這也是區別真假哥窯器的傳統方法之一。”哥窯是傳世瓷器,要詳細解說恐怕大半天都說不完,許楠玉儘量挑重點的說明,李老點頭補充兩個小點。

看完哥窯小碗,李老看向白玉雕彌勒佛,他對玉的瞭解可能還沒許楠玉深,不過對玉雕功夫嘛到是頗為知曉點,朱永泰的大名也聽說下,當下兩師徒就著熱茶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開,足足過了半個小時兩師徒才把弄完。

瞧李老喝口茶想休息下,許楠玉戲謔的笑笑不知從哪把那青花大缸給掏了出來。

李老又是眼睛一亮。“不錯,是清雍正時期的青花大缸,可惜這紋路胎質不夠精緻細膩,不然也是件不可多得的瓷器精品。”

許楠玉同意的點頭,隨即又皺眉道:“可惜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大缸底部有點彆扭。”

“怎麼彆扭法?”李老也好奇的上去瞧瞧。

許楠玉小心的掀開底部,比了下缸底的厚度,比缸口的圓弧還要厚,許楠玉還拿手敲了敲,聲音時空時實有時還是沉悶聲。“這缸底要麼是空的,要麼是燒的時候出了問題裡面存在氣泡。”

李老搖頭。“不太可能,這青花大缸雖不是官窯燒的,但也是比較好的名窯燒製,一件成品不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

許楠玉佯裝不解的撓撓頭。“我也就是在把玩時無意中發現的。”底部的秘密他是知道的,可是就是因為知道他才不能表面的太清楚,在拍這東西時他就在想該怎麼‘發現’這秘密,只到前幾天才最終決定,這個秘密留給李老發現最為託當。偷瞥眼李老,許楠玉佯裝無意的笑說:“在發現底部聲音不對的時候,我就想這是不是有人故意的,或許我又撿了漏也不一定。”李泰已經言明瞭,這東西拍了就是給他的,做為情人的許楠玉收了一點都不臉紅,毫不客氣的當成自己的了,對李老只說是這次在上海自己競拍到的。

李老撇他一眼,笑說:“你就想吧,如意漏是這麼容易撿,那也就不叫撿漏了。”說完愣了下,搖搖頭想起許楠玉的‘好運’,在別人身上不可能發生的事在他身上或許就有可能。“行了,這東西放我這,我給你查查。”

許楠玉吐吐舌。“我拿過來就是放您這的呀。”

李老眼瞼一抬,當作沒聽見。

許楠玉訕訕笑,在李老處蹭了晚飯,呆到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