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的專利,給搶注了。
這種“翻譯專利”的效率,當然比顧莫傑此前用的“功能創新點排列組合”更加簡便,只是顧莫傑上輩子是08年金融危機之後才踏上社會工作的,在他工作的時候,這種更原始的跑馬圈地時代已經過去了,海量“翻譯專利”的狂潮已經結束了,所以他才沒有學到這一手學術造假的竅門而已。
直到此刻,花了幾天時間,旁徵博引地查詢,自己反覆思考對比,他才得出了這個結論。
同時,這個結論也讓他收穫了一個意外之喜。
這個意外之喜,倒不是說他發現了另一條“刷”的捷徑——他發展到如今,已經不屑於再去做刷的事情了——而是讓他找到了一片真正實打實創新的藍海空白。
那就是,找中國人獨有的需求、找只有中國人需求,而外國人不需求的領域,去發掘隱痛點,解決實際問題,找出創業方向。
比如他靈光一閃想到的蓑衣刀,為什麼03年國內其他人就沒想到呢?因為大家都被跟著洋人屁股後面走的快感給矇蔽了,那陣子連電視上的學術新聞都是一水兒的“xxx研究院的xxx教授又填補了國內空白”。這種快錢,快榮譽來得太方便,真正自主的思維就萎縮了,既然躺著都來成果,誰還肯跑著追成果?
那陣子的學術環境,和數年後“國內空白”被填補得差不多之後,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但是對於顧莫傑這種不打算造假,準備靠真本事的人,這一現狀,可就是機遇所在了。
因為洋人不會做中餐,他們不需要切蓑衣黃瓜,所以他們想不到去發明蓑衣刀;同理因為洋人不會炒菜的時候顛鍋,所以他們也不會去想到發明可以自動顛鍋翻炒的炒菜鍋;
推而廣之,雖然谷歌比百度強大太多,技術研發也很全面,後世“谷歌翻譯”的能力遠超百度翻譯,但是在“中翻英”這個細分門類上,谷歌就會因為“學兼眾門”,要同時兼顧法德俄日諸國語言和英語的對譯,而不如百度做得專精。
再推而廣之,因為電腦的鍵盤一直都是英文字母的,所以英語文明國家的人腦子裡根本不需要有“輸入法”這根弦,而這個領域,就是中國人發展優勢的所在——顧莫傑那個萬能輸入法,不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麼?
誰讓這是一些洋人壓根都不需要去面對的問題呢?在這些微小的領域,洋人自然不如中國人專業。跟在洋人屁股後面“翻譯國內空白”的體制內囤積型學閥,也自然競爭不過坦然面對自由競爭腥風血雨的民間力量。
這就是顧莫傑不借助體制,不借助官場,以純商之路崛起的捷徑所在。
徹悟了這番道理之後,顧莫傑整個人都輕鬆了下來。後面幾天,他搜尋如飛,撰寫神速,觸類旁通,思如泉湧。
不僅把蓑衣刀具這項發明的技術論證文件寫得滴水不漏,甚至還因此受到啟發,把好幾種他根據中餐和西餐差異化需求而總結出來的、外國人不可能想到的、而他偏偏想到了的小實用技術論證紮實,然後排列組合,編織出了一張技術網路,隱然形成了一道微小的壁壘。
隨著時間的拖延,這道壁壘會變得越來越縝密,越來越嚴謹。
雖然樣品還沒做出來,但是他已經對即將到來的和蘇泊爾的談判充滿了信心。
第三章 源於生活
八月驕陽,爍石流金。
這種一邊學車,一邊檢索查新、撰寫技術文件的日子,持續了約莫半個月。
相比於年初時候一邊讀書、每天只能抽出最多三小時用於專利撰寫的日子,如今的顧莫傑時間上自由了不少。只要他幹勁兒起來了,一天弄十二個小時都不成問題,因此效率自然遠非當初可比。
這一日,眼看就是科目三考試的日子了,顧莫傑起了個大早,趕去下沙排隊。因為自動檔考的人少,約莫上午十點光景他就考完了,毫無障礙滿分透過。隨後把壓軸的理論也過了,終於是拿到了駕照。
離開考場,眼看將近中午,他職業習慣似地找了下沙一間挺有特色的館子,點了一些花哨的菜色,開始勤奮地吃喝起來。
“呲溜兒~呲溜兒~”
“吧唧~吧唧~”
“咔嚓~咔嚓~”
之所以用“職業習慣”這個詞來形容他吃喝的樣子,是因為他吃菜的時候絕對不是悶頭光吃。而是每一個雕花擺盤的蘿蔔花兒、改了花刀的魷魚片、豬腰子片兒都會用筷子拈起來細細端詳一番,然後用牙齒試試看材質的彈性,如同做科學研究一樣鑽研一下,再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