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只是一張桌子,隨後是兩張,接著是十幾張桌子,一時好像房間抖動一樣,嗡嗡作響。
就在此時,評委當中一人突然拍案而起,砰的一聲站了起來。
“我原以為,華國早就丟失了傳說在遠古之時的神話,沒想到,今日終於得見。”(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九章:斷層的文化
華國有五千多年曆史,有五千多年燦爛的文化。
只是,華國的五千多年曆史,在夏朝以前,卻是出現了空白。或者說,不能說是空白,應該是出現了斷層。歷史學家將夏朝之前的時期,稱之為神話時期。歷史學家認為,神話時期的年代其實也是人類活動的歷史,只是因為那個年代太過於久遠,又因為沒有文字流傳下來,於是人們就將那個年代加以神話。將部領的首領,當作神靈一樣崇拜。
只是,哪怕就是如此,夏朝之前的那個時代,仍顯得非常空白。無數歷史典籍都不能夠詳細說明那個年代發生的事情,那個年代有什麼樣的人。事實上,不只是夏朝之前,就是夏朝,也同樣在歷史當中很是模糊。歷史學家連夏朝有多少個君王,分別叫什麼名字,至今為止也無法考證,只能從商朝的一些記載裡面去推斷夏朝的一些君王,以及一些主要事蹟。
可以說,對於夏朝,包括夏朝之前的人類歷史,不管是真的歷史也好,還是神話時代也好,幾乎是整個華國人民都無比關心。因為所有人都想知道,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的祖先是誰,我們的祖先在那個時候幹了一些什麼樣的事。
只是,歷史與神話傳說的語焉不詳,讓很多民眾很失望,更讓很多專家學者很失望。
后羿,這是一個在神話時代出現的人物。
歷史學家認為,后羿在神話時代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只可惜。這個很重要並沒有給出支撐這一理論的證據,或者給出比較牛叉的神話解釋。之所以說很重要,是因為商朝不少銘文當中有提到過後羿。然後,提到后羿射日四個字。但是,后羿為什麼要射日,誰人也不知道。
但今天,這一些作家,這一些作協裡面的委員,當他們看到這一篇后羿射日之後。心中產生的震動,簡直不亞於一場文學大革命。
這已經上升到完善華國五千年文化的範疇之例。
雖然,他們知道其實秋水所寫的后羿射日也未必是真正的神話。也未必是神話時代發生的事。但是,當他們看到這一篇神話故事之後,他們卻在心裡已經預設。好像,他們的內心已經接受了這種神話。就像。他們小時候第一次聽某一個神話故事一樣。完全當他是真的。
“厲害,厲害。”
陳遷心裡無比的激動。
他當然知道,這是秋水寫的神話,根本不是神話傳說中的神話。可,也正因為知道這是秋水寫的神話故事,他才更為的佩服。因為,僅僅只是這一篇神話,他就已經完全見證了秋水的功力。就像現在。幾乎是所有評委都對此神話深信不疑,難道。這還不能證明秋水的功力嗎?
要知道,他們雖是作協的評委,但他們一個個都是作者出身,而且以前一個個都是知名的作家。可也正是他們一個個都是作者,他們才更加感覺到這一篇神話傳說的恐怖。
這已經超出了文章所附帶的價值。
就像后羿射日中所提到的扶桑,一直以來,他們都認為扶桑指的是一個地名,就是日本。
但現在來看,扶桑未必指的是日本,他原來其實只是一顆樹的名字。
日出扶桑,也不是日從東方日本升起,最初的意思極有可能是太陽從扶桑神樹當中升起。
這非常符合后羿射日之時的神話場景。
這也是為什麼這一些評委只是一看,卻是被這一篇神話給震住了的原因。
這不是隨口一說的神話,這也不是誇誇其談的神話,這是有著極深邏輯性的神話故事。
甚至,有可能,這個神話故事就是真的。
就是真的?
數位評委內心一凜,有些不敢相信為什麼自己會這樣想。
“各位,你們說,這篇神話傳說是秋水杜撰出來,還是他根據上古典籍整理出來的?”
其中一位作協評委說道。
“不知道。”
“不過,不管是杜撰還是根據典籍整理出來,秋水已經到了一個我們仰望的地步。”
“好吧,先別在這裡研究了,我想,這場比試已經分出了勝負。”
“我也覺得。”
數位評委相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