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醜,宋慕雯提前給買了票之後,然後讓小戰士帶著兩個人去了,兩個人去了一次之後,就喜歡上了。七十年代流行的戲曲節目就那幾個,都是跟革命有關的,就算是十年浩劫過去了,可是人們的喜好卻還是停留在那個時代,像《沙家浜》、《紅燈記》、《紅色娘子軍》、《白毛女》等演一場就滿一場,每一場都是座無虛席,許多人是百看不厭,很多人都能夠哼出其中的經典片段了,這個年代沒有磁帶更沒有MP3,也沒有上網就能夠聽的便利,要大家都會哼唱這個曲目,要看多少遍才行呢?
兩個長輩也是高興地時候就會哼上兩句,跟大家平時高興了就會唱兩句歌是一樣一樣的,還頗為自我陶醉。
八個樣板戲更是大眾中的大眾與經典。主人公清一色的剛烈,男主角都沒有老婆,女主角都不見丈夫。往往是拳頭捏緊,嘴一抿,而後大義凜然地開唱,連搖頭晃腦都極具革命性。裝容前所未有地同化,而臉譜則精簡得讓人驚駭。
八個樣板戲的普及程度,後來的文藝作品很難超越,這當然與特定的政治氣候有關。八個樣板戲中的許多臺詞,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至今難忘,比如《紅燈記》中李玉和唱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鐵梅的“我家的表叔數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 相信到現在,還有不少年輕人都覺得熟悉。
不過看戲這樣的享受兩個人也不樂意多去,偶爾去一次就高興了,要是去多了反而說是浪費的。
當然,這場戰爭並沒有持續多久,從建國開始,中國就致力於塑造自己友好的國際形象,所以對越南也不會下狠手去打,這樣子也是助長了越南的氣焰,導致後來十餘年的摩擦不斷。對於國家的政策,宋慕雯從來都不多說,一個是作為軍嫂的自覺性,另一個是覺得政治這種東西挺複雜的,儘管她是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