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違和的感覺究竟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便苦笑了一聲,搖搖頭,不再去想這事,準備繼續翻閱手上這本書冊餘下的篇章。
就在他低下頭去的那一剎那,眼角的餘光,卻是不禁意瞥見了那點卯本。
點卯本的這一頁上,空蕩蕩的,就只有孟斯傲的一個簽名。
岑夫子卻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目光陡然一凝,將手上的書冊往案桌上輕輕一放,然後拿起這點卯本來,湊到眼前,仔仔細細看起這個歪歪扭扭的簽名來。
別看之前孟五少籤的時候動作瀟灑,但這簽出來的文字,卻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橫不橫,豎不豎,一撇一捺都像是在畫弧線一樣,單從這字形來說,絕逼符合他不學無術的紈絝大名。
可是,岑夫子看著這一筆一劃,卻是無比的認真。
他的身上,隱隱有一道乳白色的氣息逸散出來。他的腦後,虛空之中,突然出現了一本完全有這種乳白色氣息所凝聚而成的書典。
這本書典此時正一頁頁翻開,在書頁翻動的時候,明顯能夠看到上面那一篇篇詩文經典、道德篇章的字元,在閃光、在躍動,流露出聖人教化世人時候的那種大智慧。
這就是儒門養氣法門修煉到高深境界以後,自身蘊養的“浩然正氣”所衍化出來的“經典”,上面記錄著修行之人參悟的種種詩文和道德篇章的真諦。
這些被記錄在這本“經典”之中的詩文和道德篇章,就是儒門那絲毫不遜於武技、法訣的強大手段。這些詩文、道德篇章,隨心念一動,就能化為“浩然正氣“,演化出種種不可思議的威能來。
儒門的“浩然正氣”完全是一個不同於現有修士體系的新力量體系,只是這個體系,遠遠不如修士體系經歷億萬年歲月、經過了千錘百煉,已經近乎到了無懈可擊、天衣無縫的地步。
但是儒門的這個新力量體系,在對敵之中,卻也有修士體系無法做到的種種神妙。其中最強的一點,就是“浩然正氣”可以直指對方本心,以大智慧直接折服對方的心靈,就如同是聖人教化萬物一樣。
正因為如此,所以,哪怕“浩然正氣”的養氣法門,修煉效率遠遠低於修士功法,但所有得到這種養氣法門傳授的人,都會抽出自身修煉時間的三分之一,去蘊養自己的“浩然正氣”。
不過,想要凝聚出“經典”來,必須是“浩然正氣”積累到一個極致才可以。而且,在凝聚出屬於自己的“經典”後,裡面記錄的種種詩文和各種道德篇章,除了詩文、道德篇章本身擁有教化世人的能力外,還都必須是自身完全領會到其精髓本意才可以。
像“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上有荷花,荷花上面趴著蛙,一戳一蹦躂”這種打油詩,根本就不能夠激發出“經典”來,也就更不用說是感悟之後錄入“經典”之中,以後施展出來對敵了。
然而,此時岑夫子在一筆一劃觀看者孟斯傲隨手簽下的這個名字時,腦後卻是激發出了他凝聚而成的“經典”。
這要是讓書院裡的其他夫子看到,非目瞪口呆、呆如木雞不可。
要知道,以岑夫子如今的學問,就連一些儒門經傳、文書,都已經不能夠再激發他的“經典”。這些年來,岑夫子每天就坐在這點卯的地方,遍閱各種古書,就是為了令得他的“經典”能夠再吸收一些詩文和道德篇章的力量,令得“浩然正氣”再進一步。
儒門雖然不像修士,等級涇渭分明,從引氣境到最後的人仙境,每一個境界都擁有各自的神妙。但是儒門的大儒,戰力卻也絕對不弱,堪比修士中的周天境強者,聖人更是擁有莫大神通,連方外勢力中的強者大能也要被其折服。
只是,自從上一次儒門那位大聖者進入了那個神秘的修行聖地後,千百年來,中洲大陸的各個書院之中,已經再也沒有聖人級別的出現過了,就連大儒的人數,也只能維持在一個平衡點而已。
究根結底,還是因為儒門的養氣法門,在這個天地靈氣已經恢復到充沛狀態的世界裡,修煉效率遠遠不能夠和修士的功法相提並論。
而且,想要成為大儒,實在太過困難!不但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浩然正氣”,更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學問;而修士只需要不斷積累靈力,然後不停地向下一個境界突破就行了。
兩相一對比,沒有多少修士會走儒門這條修煉的道路,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岑夫子腦後顯露出來的“經典”,一頁頁地快速翻動著,很快,半部“經典”翻過,赫然是出現了空白的頁面。
而在這一頁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