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自由,高喊“諾基亞的使用者有權使用任何姿勢握他的手機”。
三星和別的谷歌代言人也紛紛跟進,場面一度極為熱鬧。
鬧劇鬧騰了兩天之後,niconico影片網的首頁置頂橫幅又倏忽一變,先是拉出一堆訪談影片,大肆渲染蘋果公司最近在華夏江南省高階人民法院的一場敗訴、並且強調這場敗訴是借鑑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某項回函司法解釋做出的。
然後,又請了各路權威專家學者,點評這條司法解釋之所以正確英明的道理所在。並且,讓那些權威專家們分析蘋果在這個案子中究竟如何侮辱、侵害了消費者的權利和智商。
那些專家當然不需要全部是花錢請來的,完全可以是自己想蹭熱度、現身說法的。這種大案要案,哪個公知不想趁機表現一番,還用得著馮見雄去請麼?
早就在niconico影片網的官方採訪部門那兒排隊了。
那些沒排上的,自然會宣洩到其他媒體。而同行一看niconico做這個曝光黑料有點選率,自然也會紛紛跟進。
很快,就成了一場媒體的盛宴。
那些沒有新意可聊的二線專家,只能繼續深挖,然後透過他們得到的“蘋果公司其實也在全球其他地方被eff基金會為首的全球網際網路公益維權機構反訴”等資訊,把這些猛料披露給亞洲使用者。
至於有多少被反哺到youtube上、影響力有多大,暫時就不得而知了。
最後,實在沒有乾貨可說的磚家團們,“機緣巧合”注意到了華夏國w院今年剛出臺不久的《美國人權狀況白皮書》,裡面居然赫然列舉了蘋果公司侵害消費者物權支配自由的案例,並上升為“美國政府對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個資本主義法制化之根的選擇性放棄”。
這事兒就上綱上線了,一群公知(公知裡也有五毛的公知)徹底興奮了,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傳說。
一時之間社會輿論好像就成了這麼一個氛圍:“什麼?你都不知道蘋果公司幹了哪些壞事?那你太out了,火星人吧?”
誰要是party聚會的時候不表示幾句自己也知道怎麼抨擊蘋果,那誰就是沒見識,村通網,圖樣圖森破,上臺拿衣服。
哪怕為了社交談資,都不得不知道一些吶。
而作為始作俑者的niconico影片網,在其他同行跟進密集報道、推薦這方面的事兒時,它早已筆鋒一轉,把著力點挪到了別的領域。
《奇葩說》的又一期節目在這個週末準點上映。重新把戾氣暴增了整整一週的niconico影片網首頁橫幅格調,給拉了回來。
一切訪談、評測的首頁廣告位,重新偃旗息鼓。首頁上的大橫幅水印,換上了虞美琴的大頭知性靚照,還有一些精英奇葩辯手的英姿。
這一屆的辯題,是馮見雄精心設計過的,也借鑑了不少曾經馮見雄在各種採訪場合或者《互聯十五年》中提到過細節,無非是討論“未來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究竟還要不要自由意志?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還會不會有自由意志?”
因為是《奇葩說》,不是國際大專辯論賽,所以辯題自然要開放不少,很適合做展望性的展開。
被虞美琴好說歹說安排成反方的羊薇薇、陳名等名嘴,也只能捏著鼻子假裝是抽到了這個辯題,然後設局為那些類似於“其實現有傳媒科技並未傷害人類的自由意志”的分枝節點提供辯護。
但是懂行的人誰都知道,這就是擺明鐵了心要黑蘋果了。
《奇葩說》的收視率,本來也就是中規中矩的水平,全靠niconico的鐵桿粉捧場撐著,畢竟這個節目才上線一個季度而已。不過,隨著這一波niconico影片網處在科技界和產業界輿論的風口浪尖、關注度賊高,所以節目和網站也相輔相成,完成了一波大逆襲。
無數曾經不關注辯論,不關注脫口秀的普通人,本著看熱鬧的心態加入了戰圈,用彈幕狂噴傾瀉著自己的觀點。一期節目只顯示1萬5千條彈幕的程式設定首先就出現了問題,被擁堵得不得不開始按釋出時序分流彈幕
比如把6月17日晚上8到10點發彈幕的人的彈幕都擺在一個組裡,把10點到12點發的彈幕放到另一個組。確保每一組的人發和看的彈幕都是儘量和自己交流互動最實時的那些人。
噴果粉的人,果粉中的反擊者,很快戰成一團,呼朋喚友,開始為信仰而zhan。
這一夜,無數人記住了虞美琴,也有無數人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