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松和羅胖子果然還是有點水平的,想到問他這個最核心的問題。
馮見雄一貫以來,在各大辯論賽中,凡是涉及到未來展望型的辯題,其實都和這個核心問題有關:科技進步、經濟全球化、互聯程度加深,人類究竟會越來越平等,還是越來越不平等?
這是最根本的基調。能夠讀懂一個人在這方面的總立場,那麼看他在各個具體問題的分論點,就更容易作出預判。
“這個問題太寬泛了,不好一概而論的。我覺得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馮見雄想了想,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
羅胖子的話題,也引來了一些還沒退場的觀眾,乃至央視攝製組人員的注意,紛紛拿出手機朝這邊拍攝,並且自發地靜下來傾聽。
“又是‘具體分析、實事求是’麼?能不能別說套話,給個大致的總立場好了,遇到‘例外’再具體分析。”羅胖子顯然也是有點兒採訪和套話功底的,絲毫不讓。
“這真不好一概而論如果你非要我說,你可以說說你的‘主體觀點’,然後我告訴你有哪些漏洞,這你不就看出我有幾分支援幾分反對了麼。”馮見雄一點都不鬆口,顯然不會輕易說出冒進的話。
“嘖嘖,你這人啊……都說了不是辯論賽,是朋友閒聊,還這樣。”高大松在旁邊捧哏說和了一句,然後便話鋒一轉,請羅胖子先自陳立場。
“行,那我先說我覺得科技的進步,是讓人類越來越平等的。所以你原先那麼多辯題裡面的反方唱衰意見,我覺得其實並不是很主流。
原因麼,我也看到過不少,我自己也覺得挺對,轉述一下比如,眾所周知在沒有冰箱的時代,路易十四已經有一個500人的後廚了,他想吃各種新鮮的食物,照樣可以吃到。
哪怕大家對路易十四不熟,咱說大仲馬筆下的《基督山伯爵》,書裡面的伯爵就可以在巴黎吃到新鮮的伏爾加河鱘鰉魚和魚子醬,無非是靠砸大錢把魚活著海運到馬賽、再用冰塊冰鎮快馬加鞭送到巴黎,跟‘一騎紅塵妃子笑’一個待遇。
所以,冰箱的誕生,其實就是解決了人類社會在吃新鮮、異地食物方面的不平等問題,讓窮人也吃得起。
又比如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物育種方面的技術進步,才有了無籽西瓜。但是哪怕在沒有無籽西瓜技術的時代,比如晚清,老佛爺就已經吃無子瓜了要吃一次瓜,讓宮女太監取四個極品瓜,用特殊刀具只取芯子裡的四個瓜瓤小球擺盤,因為瓜瓤的芯是沒有子的。吃剩下別的就丟給宮女們吃了。
所以現在有了無籽西瓜技術,其實是解決了沒錢的窮人也能跟當初的貴族一樣,不吐瓜子就吃到西瓜,這難道不是技術使世界更加平等了麼?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馬太效應是存在,發明新技術新應用的人是賺到了大錢,成為了新貴,也改變了財富格局的版圖。但窮人們得到的物質享受卻是實實在在提升了,而且有和當年的鉅富、貴族們漸漸持平的趨勢。
這難道不足以說‘科技的進步,總體上是使人類越來越平等,而不是越來越不平等’了麼?”
馮見雄身邊的幾個隊友,尤其是那倆功力不深、應變稍差的,聽了羅胖子這番很有昂揚扇動力的話語,不由也有些動搖。
“貌似這胖子說得也挺光偉正,科技進步總是讓世界更美好的,讓人類更平等也是應該的吧?小雄(馮學長)歷來這麼多思辨的考慮,無非是無則加勉,儘量想到可能出現的問題,但對於大基調確實不該否定。”
“聽起來怎麼總覺得有哪裡不對?貌似舉的例子有些過於牽強了吧。能在古代吃到無籽西瓜,吃到新鮮的伏爾加鱘鰉魚,貌似並不需要稱孤道寡才能有這種實力。
有錢的富商人家買個冰鑑,也能吃到新鮮的異地特產,吃幾個瓜也用不著太后之尊,只是普通有錢人沒想到這種程度的變著法兒奢侈。羅胖子這番話,應該是故意去掉了‘科技進步讓普通窮人和中產有錢人更平等’這層皮,偷換到‘科技進步使普通窮人和頂級統治者更平等’的概念上,所以有很大問題……”
這是虞美琴的想法,她顯然比其他兩個隊友冷靜一些,沒有被輕易忽悠到。
果不其然,馮見雄也僅僅想了數秒,就駁斥道:“這番話,應該是某些安利派的科普作家,關起門來寫的吧~看似很有道理,其實偷換概念。”
第120章 哥喜歡正面上
科技進步會讓人類越來越平等,這個概念在後世被無數或為了吸眼球、或是拿了錢為全球互聯張目的學者所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