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美女的風險。
當然,有得必有失。妹子們少一輪風險的同時,應募的小鮮肉們可就要多擔待些了。
不過男人麼,被30來歲的熟女怎麼怎麼一下,就當是為行業和諧做貢獻了。
何況說得難聽點兒,知名大導長得歪瓜裂棗的不少,可行內的女性選角副導演就算不是美女,好歹也中規中矩,多半還有點兒成熟知性。小鮮肉伺候了她們,也不至於留下多少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個別變態阿姨除外,灣灣那邊的偶像劇製片裡面,變態阿姨比較多,大陸算好的。這點要為大陸女性的自愛點贊)
廢話少說,反正陸河用的這個選角女副導,形象氣質就很中規中矩,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也中等偏上吧而且,剛才在等候室裡,她也是親耳聽到了杜敏與馬和紗的交談,聽到了杜敏的一驚一乍,以及馬和紗的“用淘寶來的衣服應付試鏡”。
“你覺得對這三個有什麼看法?”陸導看完十幾頁的檔案,往邊上一丟,然後圈出三個名字,問他的女副導。
“這個……我說的,只怕看得沒有您全面。”女副導謙虛了一下。
“儘管說,有啥說啥。”陸導顯得很開明。
“那我想想。”女副導說著接過那張遞回來的紙,看了上面圈出來的三個名字:一個是馬和紗,第二個叫杜敏,最後一個叫扎古。
其中,那個杜敏剛才跟馬和紗聊天的時候,自稱自己是“京影的在校生”,但女副導是看過履歷的,所以早就知道那個杜敏是在吹牛:那妹子的正式學歷,是“京影繼續教育學院”。
也就是說,不是正規高考考上去的那個正兒八經的“京影”,而是相當於“成教”或者“三本”的那種辣雞野雞。
舉個例子,就相當於“浙大城市學院”之與“浙大”,“北大青鳥”之於“北大”吧。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個杜敏學歷的專業方向,在陸導最後圈出來的三個女生當中,已經是最接近本劇的需要了。
畢竟馬和紗最然是一本211的,但畢竟不是戲曲類的專業學校,學的也是音樂。另一個扎古更是剛剛才透過高考提前藝考的高中應屆畢業生,年紀太小完全沒有表演學習。
女副導想了想,在這個範圍內斟酌著回答:“論形象……那個馬和紗第一。論表演水平和臨場氣質的適應範圍,似乎還是杜敏勝出一些。最後這個扎古,勝在態度最端正吧,雖然一張白紙,但看起來很誠懇,很願意學習,接受度也好,外形上,也只比馬和紗略差一點點。”
跟領導說話是要有藝術的,領導給出的任何選項,都不能直接否認。畢竟今天這一步,到目前為止已經是20個裡選3個了,可見這3個陸導都是覺得有過人之處的。女副導如果直接說其中任何一個完全不行,那不是太沒眼色了麼。
至於她說到的“態度誠懇,學習潛力如何如何”的臺詞,在圈子裡大家都懂。
無非是覺得,某個妹子肯“付出”,有能“付出”的潛力。
“呵呵,你說得對,那個馬和紗的態度,肯定是比較生硬的。”陸導隨口笑了笑。
剛才那些蒐集來的檔案裡,就包括了三個候選女生的全部公開資料梗概。
陸河能混成知名拿獎導演,肯定是人精,不會跟無腦被下半身控制的傢伙那樣亂來。所以,他已經仔細看了馬和紗曾經的“光輝事蹟”,也看了她跟人打名譽權官司時,甩出“處女鑑定”這種殺手鐧鐵證的狠辣。
這樣決絕的美女,怎麼能輕易動潛規則的念頭?對方已經是個小網紅了,還這麼清白,跟別的妖豔網紅不是一個路數,還認識有錢有奸計的狠角。
所以,要陸河威逼,他是不敢的,也犯不著。
不然,他要不是這麼八面玲瓏的人,怎麼忽悠得到六七家投資人給自己投錢、最後還成功利用投資人之間的相互牽制制衡,依然把“製片人”的名字掛成他自己?
一部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這三個崗位掛同一個人的名字,是非常難的。這意味著投資人對投資資金具體使用方式的監督,被弱化到了一個極限。
一般來說,如果一部影片的投資人只有一到三家,那麼持大股的投資人可以很強勢,要求製片人由他們定。
就算做不到,也會跟馮見雄當初投《舌尖》時一樣,在陳導身邊安插一個“監製”或者“監製助理”當時馮見雄是用了知根知底的丁理慧來承擔這個角色。
這個角色的作用,就是監視劇組的錢怎麼開支出去的,投給劇組的錢是不是每一分都花在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