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果肉,用紗窗一樣粗細孔洞的濾網濾一遍。這樣就能剛好去掉葡萄核和一些大塊的皮,又儘量不浪費果肉。20斤葡萄大概可以出16斤純肉和汁。”
“然後把葡萄肉泥和汁熬煮,熬到大概三斤重,就變得比蜂蜜還稠了,這時候把核桃仁和杏仁、巴旦木果仁倒進去,充分攪拌混合,翻炒一下。倒進模具裡定型。”
“再在冷透之前,在頂上刷一層熱棗泥,再撒芝麻。下層把棗泥和玉米飴混合作為基底,先蒸熟蓬鬆,然後也趁熱把整個方塊地糖壓上去,趁熱靠棗泥的黏性黏在一起。”
“最後壓緊幾天,就可以跟外面賣的一樣硬了,各層也不容易脫開。不過今天你吃的菜稍微壓了一下,所以感覺密度沒那麼大,吃起來也不硬。其實如果不是為了多賣點分量,沒必要壓那麼緊,古代是因為沙漠環境運輸不易,所以古人喜歡把吃食做得密度大一些。”
馬和紗與高穗果,整理著筆記,把做法跟馮義姬覆盤了一遍。
馮義姬覺得被重新整理了認知:“不會吧,你們真是這麼搞的食材?那賣100塊一斤都不貴啊。五斤葡萄才熬一斤葡萄蜜,這也太浪費了吧?”
馬和紗很誠實,自曝成本說:“也沒那麼誇張,葡萄乾也就20塊一斤,不也把水分徹底曬乾的麼。這方面的成本,也就比葡萄乾更高一些,就是費事兒。”
田海茉連忙解釋了一句:“我也覺得,既然葡萄是搗爛了變成泥和蜜狀的,也可以不用新鮮葡萄來浪費,直接買葡萄糖漿和果糖漿這些,確保有效成分和口味的前提下勾兌一下也行。”
馮義姬點點頭,細心地問:“那市面上那些賣四五十的,還是會虧的啊,他們根本沒那麼濃的果香,剛才吃起來也覺得不好吃,那是哪方面偷工減料了呢?”
高穗果忿忿不平地說:“主要就是玉米飴了,他們的玉米飴加的分量比例很高。你看那種火車站賣的瑪仁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