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
無形裝逼,最為致命。
馮見雄從頭到尾,都沒想過裝這個逼。
都是白執中為了贏得比賽,硬著頭皮逼他的。
何必呢。
短暫的轟炸之後,看臺上只剩下快速褪去混沌、歸於趨同的哀嚎:
“啊!熊熊老公!為什麼我沒有比那個妮可妮可更早認識你!”
“早知道當年志願填金陵師大了啊!姐的分數肯定夠的啊!姐可是985的啊!姐也是05級的啊!”
“妮可妮可,奪夫之仇不共戴天啊!”
……
馮見雄和白執中當然不會跟看臺上的弱智八卦女們一般見識。
他們還要專心於比賽呢。
作為頂級大噴子,僅僅浪費了各自三四秒鐘的時間,他們就重新迴歸到了凝神空明的專注狀態。
白執中頗諳斷舍離之道,放棄了對馮見雄的預測的質疑。
短短十幾秒鐘的交鋒之後,連帶著對“社會實踐方式只會越來越多樣、越來越無法封堵、因此堵不如疏”這個分論點,也被白執中壯士斷臂、直接放棄。
這個點上,就算認輸了,形勢不如人,沒辦法的。
馮見雄趁勝追擊,在自由辯論即將結束之前,發出了最後一個分論點的進攻。
“因此,在證明了對社會接觸堵不如疏的前提下,我方將進一步證明‘對方辯友對目前社會實踐的成敗、收穫評價體系’存在瑕疵。”
“對方口口聲聲說那些懷著打工、創業之心過早踏上社會的中學生,最後卻只有幾十分之一於大學畢業後創業者的成功率。我卻要提醒對方辯友,這種演算法存在很大偏見!”
“對於一個學生而言,如果他真的創業了,稍微懂一點創業圈子氛圍的人,只怕都知道,又有幾個是真的拿著家裡的錢當風險投資亂來的?
能夠創業,肯定是拉到了或多或少的風險投資,錢花完了沒能成功沒能繼續拉到,也就失敗了。這種情況下,少年創業者到底因為失敗損失了多少?並沒有多少。他損失的只是自己的時間精力,換來了寶貴的經驗教訓,錢又不是他損失的。為什麼我們的社會卻對這種失敗如此嚴苛!”
馮見雄連串猛攻,期間也夾雜著白執中和世新大學隊其他車輪戰隊員的節節抵抗,但總的來說因為馮見雄的陣仗過於堂堂正正,實在是不好抵擋。
好不容易等這段話說完,白執中已然是殫精竭慮,殊死抗辯道:“失去時間和精力也是損失,學生本該把大好時間用在更高效的技能學習、並直接吸收總結前人概括過的寶貴經驗,而不是自己試錯……”
馮見雄怎麼會放過對方:“失去時間和精力算什麼‘惡果’?這些學生本就一無所有,只有時間和精力而已。去做一些自己想明白了願意做、該怎麼做的事情,不比在學校裡被動接受教育好?
我倒要請問對方辯友,按照你這個觀點,如果是一個已經大學畢業的學生去職場求職,但第一份工作因為缺乏社會經驗而被辭退或者做了一陣子就不想幹跳槽辭職換行,他是不是也失敗了、也遭受了浪費生命的沉重損失?”
白執中:“失業和跳槽換行,怎麼能和浪費生命相提並論……那也是積攢了寶貴職場經驗的。”
馮見雄:“那你憑什麼對創業者這麼嚴苛?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把創業失敗者也看作一次跳槽換行,創業失敗也就沒那麼嚴肅了。同樣是進行了一份‘具體工作經驗和知識存量無法被下一份工作直接用到’的人生積澱罷了。
所以對方辯友如果反對中學生儘早接觸社會,那是不是也要反對大學生立刻踏上工作、最好再補上一份‘職場教育’,確保他們充分認清自己的人生追求、找到自己一輩子不會換行的工作,然後才讓他們踏上崗位?這不是雙重標準又是什麼?”
第47章 沛然莫之能御也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勸年輕人“別冒險”的“忠厚長者”。
但事實上,那些忠厚長者大多數自己也沒什麼成就。
套用一句小馬哥的名言雖然潑尼瑪這廝人品實在不怎麼樣,但這句話講得還是很有道理的。
“你什麼都沒有做錯,你只是太老了。”
而無疑,對大學生創業、中學生尋找兼職打工體驗社會機會之類的事情,社會的雙重標準評價惡意總是滿滿的。
而這個雙重標準被馮見雄揭破之後,場面就愈發豁然開朗起來。
“既然年輕人只是損失了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