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回了個電話。
陳主編的聲音依然很冷:“王教授,想好解決方案了沒?我可是半夜三更回到出版社,準備通宵加班做應急方案了。”
王教授一激靈,這才意識到自己態度有問題。
出了這麼大的事兒,怎麼能不顯得自己很上心呢?就算什麼都做不了,也得親自去出版社跟人徹夜長談、最好再留幾張“凌晨三點的京城夜景”之類的照片(照片絕對不要改,檔案的建立時間必須顯示是後半夜),到時候不管要不要到某些部落格空間分享,都是有用的。
用五年後的人的話來說,那就是“加完班不分享個朋友圈,也叫加過班”?
“行,那我到你辦公室裡跟你聊。”
王教授說著就開車出門,直奔出版社。
一見面,她就把想好的應對措辭說了:“陳主編,這事兒咱就這麼應對吧,這也是事實:專著的前兩部分,中方和露方學者的歷代觀點,都是當時寫作大綱提前就定好的內容。
但在寫書的過程中,有同事建議加入更加中立的第三方學者的已有成果也就是西方學者的研究,好讓整本書看起來更客觀。結果,因為趕稿時間過於倉促,就在第三部分出了事兒……”
“事到如今,也只能這麼說了。”陳主編內心依然很是怨念,不過她也知道要先解決問題,忍住怒氣先追問,“這番話是你出面說還是我出面說?”
“最好是你去說……”王教授一咬牙,請求道。
“你還有臉讓我出面?”陳主編怒氣幾乎爆棚。
王教授低聲下氣地說:“你聽我解釋,這事兒是這樣的:首先,我說的都是事實。其次,出書的檔期有沒有嚴格要求、是不是真的很趕,我就算出面說了也沒人信啊。你們是出版社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就算催稿也是為了大家好,只是最後好心辦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