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相信田海茉會在這波行情冷卻之後坐以待斃。
如果田海茉再次花大錢做廣告費、或者花式炒作推廣,把切糕這個概念再次推向全國、推向新的**,那他就跟。
如果田海茉在這波行情過去之後認命了,那他就當沒發生過。
一言以蔽之,讓他柳總花有利於整個行業的廣告費,他是不會去花的。但如果有同行砸了鉅額廣告費足以讓整個行業受益,那他肯定是要白白跟風的。
算盤精著呢。
……
柳洋能想到的問題,田海茉和馮見雄當然也能想到。
為了偶爾的一波銷量**,就貿貿然購置進來大批生產裝置、擴大投產,那是風險很高的事情。
從財務上計算,“賣一噸糖就淨賺四五萬、一個月賣二三十噸、淨賺120萬”,看上去很美。
但誰都知道,這種演算法的前提,是按照經典的財務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比如,按照《華夏人民g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除國wu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築物,為20年……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裝置,為10年……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俱等,為5年……其他運輸工具,為4年;
換句話說,田海茉為了擴大生產而增投的裝置,按照稅法最快也要5年甚至10年才能算報廢。
所以把那300萬投資平攤到5年60個月裡,國家認為她每月的裝置折舊成本才5萬塊(當然還有利息問題,比如可以把裝置資金來源偽裝成是貸款來的,那樣可以在賬面上多體現一些財務成本)。
可是事實上,在那些短平快的一波流生意裡,誰的裝置特麼能真的用上五年?
或許一年之後,裝置確實還沒壞,但產品已經過氣了。機器放在那裡吃灰生鏽也沒法開工、沒訂單開工。除非調整工藝改造裝置發揮餘熱,或者把確實沒前途的裝置低價賣掉淘汰。
後世2016年到2017年國內那些腳踏車廠,之所以給共享單車企業生產腳踏車的時候,就普遍收取遠超出正常人記憶裡的車價,以至於讓大眾驚呼“工業產品不是一直在降價麼?什麼時候腳踏車變得這麼貴了?”。
這裡面的關鍵原因就在於激增的訂單量,逼得腳踏車廠購置新裝置擴大生產。
稅法認為這些造腳踏車的流水線要五到十年才折舊完,但誰都知道共享單車的非理性燒錢大戰最多兩年內就結束了。那些網際網路資金背景的公司就會紛紛倒閉,最後只剩下類似滴滴快地一樣的兩家頭部企業,比賽誰失血速度慢,然後收購吞併對方。
這種大背景下,腳踏車廠給車子定價時,就必須“把國家認為我5年才報廢的生產線,實際按2年就報廢來算成本”定價,把每輛車的產線折舊成本提高2。5倍,腳踏車自然就貴了。
田海茉不是學法的,所以有些東西,只能是一邊前行,一邊偶爾靠馮見雄甚至馮義姬給她科普其中的風險。
“所以,你想過沒有。國家認為你5年才報廢的生產線,有可能半年之後切糕熱就過去了,你就只能賤價處理舊機器了。
按照經典財務演算法,你現在每個月在淨賺120萬利潤。可事實上呢?你就算祈禱這波熱潮三個月內不消褪,你的前三個月所賺,也只是剛剛把固定投資徹底折完,保個本。後續這波切糕熱能繼續火下去,才是你真正淨賺的部分。”
這條經驗,當然是馮見雄勸說田海茉的。
但也是田海茉經營了一個多月切糕之後,才深切體會到的。
如果沒有這一步步的前行,她或許都理解不了這個邏輯模式。
“唉,還想證明自己是一個可以和小雄平起平坐的女強人呢,真是失敗啊。”田海茉覺得心好累,自己那麼努力,似乎總有盲區,不如優雅旁觀的馮見雄看得清楚。
她也只能腆著臉,虛心地繼續求教:“小雄,如今你入股也入了,公司賺不賺,都有你的35%,再想想有沒有繼續擴大影響炒作的後招唄?實在不行,我咬咬牙從毛利裡拿出一部分,去淘寶上買直通車廣告吧?”
“你就知道買淘寶的流量,你還懂啥!”馮見雄吐槽了一句阿狸系出身的女朋友,“這事兒還得靠我。”
第106章 舌尖上的華夏
在馮見雄的預算裡,“消費升級”這股大潮,在美國次貸危機為代表的全球金融風暴,重創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