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吧……那些只要被隨便罵、無論有沒有代入感都會死傷的人,說不定一萬年前也不是沒有過。只是那樣的人太容易死了,所以在人類發明語言文字藝術、進入文明社會後的近萬年進化史中,那種人很快就滅絕了,劣等基因也就沒有遺傳下來。”
馮見雄這個斟酌再三的回答一出,妹子們頓時就震驚了。
還有這種操作?
這是什麼聯想力?這是什麼發散思維?這是什麼腦洞?
“可是……進化論不是說物種的一點細微進化,至少都是幾萬年幾十萬年的麼?怎麼可能幾千年就完成一種基因的篩選?我中學裡生物成績可好了!”史妮可追問道。
馮見雄略一思忖,繼續解釋:“是麼?我覺得覺得幾千年就完成一種基因篩選,在生物史上沒什麼不可思議的啊舉個例子好了。想當年,追溯到八千年前,人類剛剛進入遊牧文明(人類史上,遊牧比農耕早,比採集晚)。‘牛乳耐受基因’只是人類當中一小撮突變基因,是很小眾的,絕大多數人類嬰兒乳糖不耐受,喝幾口牛奶就能拉肚子垃死。
但人類僅用三千年,就進化成了乳糖耐受物種。
進化的方法也很簡單大部分嬰孩生下來之後喂一口牛奶,不耐受的就毒死了,活下來的都是耐受的。所以那時候嬰兒夭折率那麼高,生五個死四個。但短短三千年後,“喝奶死”的比例就降低到了喝五個死三個、喝五個死兩個……到現在乳糖不耐受已經是一種罕見體質了。
任何可以在‘不良個體成長到可生育年齡之前就能導致其毀滅’的劣質基因,都是很容易被進化淘汰掉的。生物學上認為麻煩的,只是那些致死不夠早的劣等基因比如,一種先天病要是得到20歲才導致人死,說不定他就已經來得及留下劣質的後代了,沒法快速絕種。所以,我覺得那些隨便罵就能罵死的人,肯定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