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隨著太平天國政府開始允許向他們出口新式炸藥之後,猶如火上澆油,被激發的更加火爆。二則,善於兩面三刀的美國政府及時調整了對華的策略,公然違背與大英帝國曾經達成的默契,冠冕堂皇地急於承認了太平天國政府的合法性,也就很快與太平天國政府過上了經濟上的蜜月。無數美國公司利用英國源源不斷流入的大筆“閒錢”,看準了中國這個戰爭之後擁有巨大市場需求力的國家,賭徒似的囤積英國廉價工業品已經達到了瘋狂的地步。
美國投機商的瘋狂,直接又導致了英國國內工業生產的新一輪高漲熱情。從頻繁往來的國內人士嘴裡,阿禮國得知,眼下國內的各大企業都在徹夜不停地開足最大馬力,挖掘一切潛力,想方設法滿足空前高漲的採購浪潮。在國內,一提到鐵路和鋼鐵,每個人的眼睛馬上就會發射出金光,鄉間的小鐵廠也是如雨後春筍般一個一個地拔地而起。那些手裡大把大把捏著鐵路和鋼鐵債券、股票的傢伙們,更是彷彿躺在了大金窩窩裡,美!國內異常的繁榮,那是一個難以想象的繁榮。
阿禮國的確是一個非常忠誠的“外交戰士”,別看他現在連一個正式的官方身份都沒有,但他在這片被他深深嫉恨的土地上,一直努力不懈地在扮演好自己這個帝國隱身外交官的角色,盡一切可能為帝國提供著“極其珍貴的資料和極有前瞻性的建議”。阿禮國敏銳地觀察到,儘管美國那邊火得不得了,但仔細冷靜想想,那不過就是剃頭的挑子一頭熱,這些工業品還都儲藏在遙遠的美國國內,而真正流進中國這裡來的東西其實並不多。一旦這股熱潮冷卻下去,那後果會是什麼?沒有多久,從天天上火上的牙疼,被美國國內憋得嗷嗷叫的政府和商人們逼得幾欲撞牆的馬沙利那裡,阿禮國果然感到了更大的擔憂。太平天國政府一直高唱著的國內經濟建設步伐,沒有隨著全國的光復變快,似乎腳步反而突然又變緩了下來。美國人沒有拿到期望中的大筆鐵路供貨合同,美國的投機熱情正在遭遇一場很可能是非常兇猛的打擊。這可不得了,萬一美國人堅持不住,不僅是美國人自己遭殃,還要把大英帝國拖下水。
可阿禮國怎麼也鬧不明白,不知道大英政府那些天天噴著吐沫星子,可以說得人頭昏腦脹的政客們小時候腦袋是被門擠過,還是被注了水,也不知道整天圍在女王身邊唧唧喳喳的幕僚們是不是隻顧伸著鼻子去嗅聞從女王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獨特的香氣了,以至於被攝取了魂魄。不僅對於他的那些有關儘早儘快與太平天國政府“友好相處”的建議都一概充耳不聞,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地把太平天國政府視為大英帝國最兇惡的敵人。在荒唐的政府的授意下,印度總督坎寧子爵不斷開始在太平天國的西部邊界製造糾紛,直至教唆指使廓爾克等武裝進入西藏。
今年的八月,美國那邊果然亂了套了,已經有少數美國投機商不堪高額融資利息的重負,開始相繼地破產倒閉。而且,這股破產倒閉之風就像是幾百年前那場曾經席捲歐洲近一個世紀,令人談虎色變的“黑死病”一樣,開始悄悄地逐漸蔓延起來。偏偏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的那些政客們依然沒有清醒。
“危機來了,如果再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危機之風早晚要殃及帝國,動搖帝國的根本……”直到上個月,在阿禮國一再不厭其煩的警告下,帝國政府才似乎終於有了一點兒醒悟。
帝國政府透過外交大臣在給他的緊急函件中,先是鼓勵嘉勉一通,隨後就是一如既往地埋怨阿禮國,雖說你阿禮國是個帝國罕見的外交精英,但你在經濟上畢竟還是個外行,看問題也就會很狹隘。帝國政府認真研究了他的多次建議和提醒,一致認為他所說的那種經濟上的危機不能說沒有可能在美國爆發,不過,像他所說的那種會對國內產生重大沖擊的想法,實在是太牽強。
尤其是他認為美國發生的那個什麼“這次也許是極為嚴重的危機,其實是慘無人道的太平天國政府一直以來就在刻意運作的一場大陰謀。就是要藉助美國對大英帝國工業品的高度信任和依賴,間接打擊帝國的經濟”,就更是天真幼稚至極。太平天政府不過就是正在接受一個龐大的爛攤子的無知政府,雖然某些地方看似很先進,但他們缺少雄厚的工業基礎,至少十到二十年之內,根本對帝國強大的工業構不成任何的威脅。在這一點上,不僅內閣所有成員們的想法是格外地一致,也與國內各大金融巨頭的想法不謀而合。截至公函發出為止,國內及歐洲的各大金融機構一直都在保持著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的令人眼暈的對外貸款的額度,即便美國那邊有什麼風吹草動,在各大金融機構的救助下,也會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