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隱瞞了自己的屈辱。兩人計較到深夜,幾乎一夜無眠,又是興奮,又是擔心,那份心情實在是用筆墨難以形容。
待到天矇矇亮,耶律狐顏出宮朝聖後,小妖化裝成一個春潮宮的侍衛,手持令牌,一路暢通無阻出了皇城,來到南福大街,身過“胡不歸”酒樓,就看見公使館。她拖著忐忑的步履一步一步接近公使館。
 ;。。。 ; ;
11 冰魄神鼎
冰魄神鼎,相傳是被後人譽為“維昔洞神,經傳十二;白鹿東來,青牛西逝。道法自然,玄之又玄;無象之象,先地先天”的道家開山鼻祖李耳羽化登仙時所用之神器。
李耳降生,其母懷孕八十一載,生時鬚髮皓白,故世人尊稱老子。儒家始祖聖人孔子曾與老子有一面之緣,退而對他的弟子們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綱;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乎!”孔子一言道破天機,對老子的道術仙行的評價何等之高!
老子一生對弱水之相參悟達到無上境界,其流傳後世的五千字《道德經》就是對弱水之相所作的精闢的論道。《道德經》第一章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是凡夫俗子只知其表、不知其裡的弱水之相的總論。再譬如經中所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這些言語就顯得直白些,但常人要真正參悟其要旨,達到入道的虛無境界,也絕非易事。
傳說老子修行圓滿、羽化登仙之時,將畢生所修道大成的弱水之相凝練成冰魄,附在一隻其上盤著九條青龍的三足青銅鼎之體,世稱冰魄神鼎。冰魄神鼎儲存何等強勁的能量,世人無法臆測!剛是想一想,就使多少江湖人士饞涎欲滴,夜不能寐!人人慾據為己有,妄圖吸攝其中的能量,一飛沖天!
林靈素雖是當世道家第一人,但心儀冰魄神鼎亦不能免俗,而且因修道日久,對冰魄神鼎的妙處比世人瞭解更深,因之對神鼎的譏渴之心尤甚!他明查暗訪,得知冰魄神鼎藏匿於萬獸山莊的線索,遂不顧萬獸山莊的莊主白卿素乃當世有數高手的事實,殺上門來,一副不得冰魄神鼎絕不罷手的勢頭!萬獸山莊莊主白卿素雲遊未歸,林靈素想不到事情比預料的要順利得多,他牛刀小試“五雷法”,輕而易舉就攻入山莊。此時見到南宮楚楚就要說出冰魄神鼎的下落,林靈素一顆老心也情不自禁跳到嗓子眼!
“就在那裡。”南宮楚楚纖手朝右一指。
林靈素順著南宮楚楚所指的方向望去,但見院中空蕩蕩一片,哪裡看得見冰魄神鼎半點蹤影?嘿嘿,莫非小丫頭在戲弄自己?不過,因冰魄神鼎實在過於誘惑,他壓住心中騰起的怒火,皮笑肉不笑般問道:“小姑娘,院落空無一物,沒有看見冰魄神鼎呀。神鼎是不是埋藏在地面下?”
南宮楚楚驚訝道:“說什麼埋藏在地面下呢?冰魄神鼎有質無行,道長難道不知嗎?你再仔細瞧瞧。”
林靈素心裡“咯噔”一聲,他曾經翻閱過歷朝歷代道藏丹書,沒有哪一部書載關於冰魄神鼎有質無行的隻字片文,此時聽到南宮楚楚初次說起,大吃一驚過後,亦復將信將疑。他先盯著南宮楚楚看了一陣,從她的表情上瞧不出丁點撒謊的痕跡,復將目光朝院中空地看去,潛運“通丹術”,將數十載功力聚集眼內,雙目通紅,狀若天神!
王守劍和林雲目睹林靈素的模樣,心裡發毛,不知這位武功深不可測的老道在想什麼,將幹什麼。倘若一言不合,動起手來,就算加上萬獸山莊的小主人南宮楚楚,三人齊上,擺明都不是對手。尤其是王守劍,從來沒有聽師傅說起過冰魄神鼎,他自然不清楚冰魄神鼎對修道之士林靈素的巨大誘惑力,一旦林靈素得不到神鼎,他肯定將採取各種殘酷的手段刑訊之,但王守劍從林靈素聽到南宮楚楚說出冰魄神鼎之後的反應來看,他也瞧出了事態的嚴重性,所謂千鈞一髮,命懸一線!南宮楚楚此時就站在王守劍的身後,王守劍感覺到她吹氣如蘭,呵得脖子癢癢的,心裡莫名騷動,暗自打定主意,呆會動手,拼死也要抵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