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林沖與童貫、鄭允中身邊的侍衛經過一夜的奔波,筋疲力盡,並未得到及時的恢復;二則烏古打驛站周圍的地形,林沖等人和王守劍一樣相當陌生,但這對逃跑的一方相對有利;三則耶律狐顏率領的遼騎在驛站出現,分散了禁軍的精力;四則王守劍在其師的督訓下練就了一身豪膽,生命力頗為旺盛,在逃生的心理的驅使下,其瞬間爆發的戰鬥力也不可小覷。所以,綜上所言,王守劍脫逃禁軍的控制還是有可能的。
三,關於禁軍的戰鬥力。我們有必要陳述一下北宋軍隊的組織結構和操練狀況。這裡引用柏楊'中國人史綱'的一段論述,或許有助於我們瞭解當時的軍況。“宋帝國的武裝部隊,分為兩種,一種是稱為‘禁軍’的國防軍,一種是稱為‘廂軍’的地方團隊。地方團隊全是老弱殘兵,分散各地,維持地方治安。國防軍則是精銳,全部集中在首都開封。遇到戰爭,即由中央臨時委派一位文職人員擔任統帥,(甚至由宦官擔任統帥,卻很少由將領擔任統帥),率領出徵。而負責實際作戰的將領,也出於臨時委派,他們雖然是職業軍人,但對所統率的部眾,卻一無所知。戰爭結束時,統帥把軍權交出,將領則調往別的單位,士兵返回營區。這樣的好處是,統帥跟將領不熟習,將領跟士兵不熟習,絕對不會發生陳橋式兵變。不過正因為如此,再多的部隊只不過一群烏合之眾,不但不能擔當大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