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書,前往南洲驀兵驀糧的長公主一行,於前日下午在潛龍府遭遇烏氏餘孽,一千兩百四十六名新卒陣亡,四十八名邊軍士卒戰死,六百多民夫被殺,糧草被燒,隨軍修士隕落,長公主被俘,只留下一個士卒傳訊!”
長公主是真正的巾幗英雄。
丈夫戰死之後沒有改嫁,竟帶著九歲的兒子和六歲的女兒前往邊地效力,從救護傷員,收斂將士骸骨,漸漸發展到帶兵上陣廝殺,有軍功有軍職,是大秦邊軍中兩位女偏將之一。
親姑姑被俘,秦風心神一振,急切地問:“烏氏餘孽想做什麼,是不是想交換烏泰?”
“屬下不知飛鴿傳書內容,只知右相已命刑部將烏泰等餘孽債處以極刑,十幾個供奉、刑部捕快、京兆府衙役和幾百京軍正趕往法場,打算午時行刑。”
出這麼大事,龍新東顧不上為龍家閨女招婿了,凝重地說:“朝廷不會妥協的,便是陛下被俘,烏泰等餘孽該殺還得殺。”
要不是生擒烏泰,要是早點把烏泰腦袋砍了,長公主就不會被俘,那麼多將士也不會死在南洲。
秦風豈能袖手旁觀,咬牙切齒地說:“劉軍尉,把本王的椅子搬進去,護送秦伯進勳貴堂。陸軍尉,傳令行動司,集合前鋒營去刑部大牢提人犯,其他人隨本王回府!”
“諾!”
“殿下提人犯做什麼?”事關重大,龍新東攔到他身前。
“只要與修士有關的案子,全在我修部衙門管轄之內。昨日之所以將烏泰等餘孽移交刑部,是因為我修部尚未開府建衙,現在有了修部,有衙門,自然要押回重審,等審個水落石出再交由刑部終審。”
“殿下想用烏泰換長公主?”
“不行嗎?”
“萬萬不可!朝廷在明,烏氏餘孽在暗,且修士眾多。只要綁架一個人,便能達到目的,一旦開此先例,今後所有勳貴,所有朝廷命官,所有將校都會成為其目標。到時候人心惶惶,國將不國,會天下大亂的!”
“我秦氏當一千多年皇帝,死的人、流的血夠多了。不欠大秦,不欠勳貴的!國已不國,天下早已大亂,再亂又能亂到哪兒去?長公主本王救定了,有本王在,看誰敢砍烏泰腦袋。”
秦風甩開他胳膊,頭也不回鑽進馬車。
千山伯府的爵位在這兒跑不掉,族老院什麼時候都可以來,齊興毫不猶豫跟上,直到馬車駛上蒼鷹街才低聲問:“殿下,剛才……剛才你那番話什麼意思?”
秦風瞄了一眼欲言又止的紫靈,淡淡地說:“當年為一統大秦,不知滅了多少部落氏族,比死在蠻族手裡的還多。領地一百七十多個勳貴分,黑鍋由我秦氏皇族背。天底下哪有那麼多烏氏餘孽,一百個餘孽中有一兩個烏氏後人已經很誇張了,其它全是那些被滅的部落氏族後人。“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要滅那些部落?“桑玉容沒聽說過這段歷史,滿臉將信將疑。
”蠻族最厲害的時候也只佔領過北洲、西洲和三分之一個東洲,離戰場越遠的部落氏族越沒危機感,既不出人也不出糧。北邊的部落氏族已經聯合起來了,擁有一支前所未有的大軍,蠻族造成的損失自然要找回來,荒原什麼都沒有,只能把目光轉向南方,於是高舉人族大義,開始跑馬圈地,所以說帝國從來沒有神聖的。“
“可是……可是我審過的許多烏氏餘孽都姓烏。”
“劉伯和阿梁還姓秦呢,為報血海深仇,那些人不在乎姓什麼。”
第八十七章 “大秦的希望”
修部大堂,曾經的三聖宮正殿。
三大宗門祖師像和神龕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十六個大字,龍飛鳳舞,蒼勁有力,讓這座始建於大秦四百二十年的大殿平添了幾分衙門的氣氛。
長案擺在正中央,案頭兩枚大印,象徵坐堂官員可同時行駛大秦修部尚書及大秦國師的權力。
十二張小案,分列左右,整整齊齊擺放在堂下。
十幾位官員趴在案上奮筆疾書,案頭公文堆積如山,時不時站起身,將需要用印的送交坐堂大人過目。
站在這個朝廷官員六百多年從未涉足過的大殿裡,看著前日尚在理政院教書,今日已是修部選吏司郎中的何致奇,呂靜豪恍恍惚惚,感覺一切是那麼地不真實。
“項大人在右相府,司空大人已趕往刑部,殿下正在回衙的路上,不過沒走蒼鷹街,而是從勾欄街、八婆巷繞行……”
“知道了,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