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鬥劍臺都有五米寬五米長。
十座鬥劍臺分成兩列,每一列五座,每一座鬥劍臺之間相距五米左右,十座鬥劍臺就被固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當楚暮破開封禁進入之後,十座鬥劍臺的旁邊已經聚集了一千多個人,全部是之前透過劍術三關的學員。
每一座鬥劍臺上都站著一名背劍老者,老者閉目養神紋絲不動就像是一尊一尊雕像,但不經意洩露而出的氣息波動卻讓人凜然震驚。
此外,在每一座鬥劍臺旁邊都擺放兩個木架,木架上掛著許多口未開鋒劍器,大小外形重量等等都不一樣。
沒有透過劍術三關的學員被淘汰,他們作為觀眾進入這裡,站在距離鬥劍臺起碼有五十米開外之處,圍城一圈又一圈。
作為劍術為王大賽的初賽,並沒有講究那麼多。
接下去,就是分組。
透過劍術三關的學員總共剛好是一千六百個,要在這一千六百個之中刷選出一百個參與劍術為王大賽的決賽,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因此,按照以往的慣例,將這一千六百個進行了分組,總共十組,每一組恰好是一百六十人,正好對應十座鬥劍臺。
眾人驚奇的發現,諸葛明韓若雪上一屆掃名本院前十的人,非常巧合的被分開,被分配到不同的組當中。
並且,本院最終的一百個參與決賽的名額也被分開,平均計算後每一個組十個名額。
“傻啊,這肯定是有意分配的,要不然他們十個人有哪兩個在同一組,說不定就會互相遭遇,到時候一戰之下,說不定就有一個被淘汰掉無法參加決賽,那得多冤枉啊。”
頓時有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sè。
“我告訴你們吧,菜鳥,十個組的分配其實是很公平的,分組的時候本院長老等等會根據個人在劍術三關的表現而進行分配,儘量避免出現意外的情況,確保每個組的成員劍術造詣平均水平相當。”
楚暮也理解了,這樣的分配,才不會出現那種可能哪一個組中有著諸多劍術造詣高的學員,而哪一個組當中的學員卻劍術造詣普遍不高。
要不然結果就很可能出現一個組最後的十個名額都普遍強大,但另外一個組的十個名額普遍一般,甚至連強大那一組那些被淘汰的學員都比不上,就徒增笑話了。
最終的分配結果,梁海山被分配到第七組,而楚暮則是被分配到第十組。
非常巧合的是,分配到第十組的上一屆前十名,正好是第十名的鐘立陽。
不得不說,鍾立陽破開刮禁透過第三關之後,看了一圈,但因為人太多並沒有看到楚暮,再加上之前的想法,他就下意識的覺得在他透過第三關時,楚幕很可能還在第二關之中或者只是剛透過第二關而已。
所以之後看到楚暮時,鍾立陽只是多看了幾眼,眼中閃過一抹蔑視,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如果他知道真相的話,不知道還會不會有這種心態。
院的初賽只是一個必須的過場,因此並不講究什麼排場,分組一完成,在其他學員的圍觀之下,劍術的比賽開始進行。
鬥劍臺上的那十個老者,分別對應十座鬥劍臺,是十個組的裁半,他們的手中都有一張本組人員的名單。
因為十座鬥劍臺被固定在一個圈子之內,所以圍觀的學員們,都可以輕易的看到十座鬥劍臺上的比賽。“第一輪第一場,何秋對練洪烈。,第一組的裁半大聲宣佈。
“第一輪第一的……”
每一組的裁半開始宣佈第一輪第一場上鬥劍臺對戰的人員名稱。
“第一輪第一場,雷浩對張黃龍。”第十組裁半宣佈道。
頓時,有兩道身影各自從木架子上抓起一口未開鋒劍器,一躍落在鬥劍臺上,只見他們的神sè微微一變,又迅速的恢復正常。
“張黃龍上一屆在本院排名七十五,總榜排名七百六十八名,經過三年的修煉,他的劍術一定比三年前更加高深。”
“這個雷浩是兩年多前才進入內府的,首次參加劍術為王大賽,不過我有看到他透過劍術三關時難度不是很大,說不定可以和張黃龍一戰,當然,最後獲得勝利的應該是張黃龍。”
在眾人化聲議論之際,雷浩和張黃龍之間的比賽開始。
純劍術的戰鬥,看上去並沒有那麼的華麗,但每一劍都是自己實力的詮釋。
雷浩的身形矯健,速度快反應靈活,穀人的感覺就像是獵豹一樣,他的基礎劍術也帶著自己獨特的風格,每一劍都有強大的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