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為規則之力,所需要的時間是兩百一十年又五個月的時間。
第七種奧義……
第八種奧義……
第九種奧義……
第十種奧義……
若是以平均的速度計算,楚暮要將十種奧義全部都蛻變為規則之力的話,加起來的時間,就算是他的壽命耗盡。
當然,楚暮的天賦極高,將第一種奧義之力蛻變為規則之力,肯定不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會更短。
再者,也有一些丹藥或者修煉聖地,能夠縮短奧義之力蛻變為規則之力的時間,比如楚暮在五行之地內得到的那些五行靈草,便可以煉製成對應的五行靈丹,只要等到他將第一種奧義之力蛻變為規則之力後,成就劍王,擁有承受那些五行靈丹的能力,可以煉製出大量的五行靈丹來輔助修煉。
規則之力和奧義不同。
當意境提升為奧義之後,奧義就處於最初的層次,需要劍者不斷的加深領悟,一點一點的提升,從入門到小成再到大成直至圓滿,而後,還需要進行淬鍊,直到將奧義淬鍊到靈魂承受的極限為止。
而規則之力,理論上分為四個大層次,從低到高,依次是人級,地級和天級,最後一個等級,則稱為神級,每一個等級當中又有四個小層次的劃分,依次是低階,中階,高階和頂階。
為什麼會有一種說法,劍意奧義無法淬鍊到六轉層次的劍者,幾乎沒有成為劍王的希望,原因就在這裡。
因為六轉的奧義之力蛻變為規則之力後,就處於人級層次,如果是六轉初期,便會達到人級低階規則的層次,六轉中期,則是人級中階,六轉後期,則是人級高階,而六轉極限,便是人級頂階。
同理,七轉奧義之力蛻變後,是地級規則之力,八轉奧義之力蛻變後則是天級規則之力。
至於神級規則之力,多多少少是傳說,因為那需要九轉的奧義。
掌握規則之力後,規則之力的層次,並非一成不變。
透過不斷的參悟,可以提升規則之力的層次,比如說,人級低階的規則之力,在透過不斷的參悟之下,漸漸加深,會提升為人級中階的規則之力,不過需要的時間,往往很長。
而人級頂階的規則之力,也可以透過不斷的參悟,最終突破桎梏,提升到地級低階規則之力的層次,只不過這種大等級之下的提升,比小層次之間的提升,更困難十倍幾十倍甚至百倍,正常情況下,若是劍者沒有什麼大機遇,修煉幾十年上百年,也難以做到。
並且,規則之力越是低階,提升的速度越快,越是高階,提升的難度越大,有時候會卡在瓶頸處,一千年也無法突破。
在突破之前,楚暮就對造化境有理論上的瞭解,他不知道自己的奧義之力蛻變為規則之力的速度有多快,但可以肯定,絕對不需要一個月,因為一個月只是一種理論上的,綜合了幾乎所有劍者天賦計算出來的時間。
天賦越好的人,時間就越短,越一般的人,時間就越長,一個月的時間,就算是中等水準。
楚暮並不擔心一開始奧義之力到規則之力的蛻變,他現在所思考的是,到底要選擇什麼奧義之力先蛻變,因為第一種奧義之力蛻變為規則之力,是最容易的,往後,理論難度至少遞增五倍以上。
所以選擇很重要。
“我所掌握的十種奧義,最強大的就是空之奧義,最玄奧的也是空之奧義,理解與掌握位列第二,理解和掌握最深的卻是木之奧義,此外,金之奧義為第三,風之奧義為第四,雷之奧義為第五,水之奧義和火之奧義以及土之奧義差不多,雲之奧義與冰之奧義次之。”
儘管每一種奧義都已經超越劍術的層次,但依然有高低之分。
木之奧義之所以位列第一,完全是因為煉化並且融合了木之相本源的關係,空之奧義位列第二,則是因為造化秘境之內的參悟,金之奧義第三,是因為楚暮之前以金之奧義為主,風之奧義第四,則是因為風之奧義是楚暮最先接觸的天地之力。
若是不去思考,自然是選擇木之奧義作為第一種蛻變為規則之力的力量,楚暮相信,肯定會很快很快,甚至在一天之內就完成蛻變。
但深入思考,那樣的選擇是錯誤的。
假設他選擇木之奧義蛻變,時間暫且設定為一天,那麼第二種奧義的蛻變,就不是五天,而是更多天,五倍只是一種正常情況下的理論上的遞增倍數,實際的增幅與奧義本身有關係。
比方第一種奧義是木之奧義,而第二種奧義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