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部分(3 / 4)

小說:青蓮劍說 作者:精靈王

泥包雞和賞錢,歐冶長治四人千恩萬謝的離開了小院子,自然有人會帶著他們返回懸空島下方的湖畔。

大部分泥包叫花雞被收進儲物納戒當作儲備,還有十幾只由金瞳六耳獼猴當成禮物送人。

芷蓉師姐是必須有的,玉貞師姐,萬里師兄,還有無城子那老東西,甚至連公輸磐都收到了這份特別的禮物。

好東西應當分享才會有價值,剝開灰不留丟的泥殼,才會看到真正的驚喜。

這種反差極大的美食,但凡是享用過的人,都會對其印象深刻。

手裡抓著香噴噴的雞腿,李小白另一隻空著的手作虛握狀,手指緩緩收緊,就聽到“玄星”內部傳出發出一陣吱吱呀呀的悶響,粗大的圓柱體形硬生生縮小了一寸。

這並不是傳給歐冶長治四人的內模水冷鑄造法,而是完全依靠“玄星”自身特性的冷鍛法,依靠向原胚施加巨大壓力,使胚體質地變得更加緻密,鑄出來的法鐘敲擊聲將會更加洪亮。

維持了壓力近一刻鐘後,銀柱終於像熔化的水銀般迅速從法鍾原胚上褪下,收縮變回最初的那顆銀球,被李小白收回了心神中。

法器大鐘的模樣已經完全成形,高約三丈,直徑約兩丈,看上去就像一座高大的樓房,材質卻是用了墨門特產烏銅,紫陽銅和天星砂。

墨門所在的盆地並非天然形成,而是由數萬年前的天外隕星撞擊而成。

開山祖師爺魯班在此建立山門後,便將撞入地面的部分隕星改造為現今的懸空島,凹陷的地面便成為了露天礦坑。

體積龐大的隕星富含烏銅,墨門弟子代代採掘不停,從中提取出質地精純的烏銅,除了煉製法器和機關獸外,大部分製成都天烏銅柱配合盆地天然形成的水脈組成都天星斗大陣,守護整個盆地。

時至今日,隕星殘骸也依然沒有采掘殆盡,甚至盆地內偶爾也會撿拾到泛著烏銅光澤的隕星碎片。

在別處,烏銅或許十分昂貴,但是在墨門,烏銅卻是常見之物,以其為法鐘的主料,不僅物美價廉,而且材質堅韌耐磨,與其他金鐵的親和力極好,盆地內的十萬根都天烏銅柱哪怕歷經風雨雪雹的侵襲,表面卻僅有少許見證了歲月滄桑的斑駁痕跡。

紫陽銅伴生於向陽的硃砂礦脈內,藉助於特殊地勢,擷取天地陽氣,蘊含著純粹的陽和之氣,摻入烏銅後,可發清脆的陽和之音,可驅邪鎮邪。

天星砂對星光和天地靈氣親和力極高,能夠形成自然而然的小迴圈,往往在夜幕下熠熠生輝,閃爍著點點靈光。

三樣煉器材料互相融合,鑄造出來的佛門梵鍾,外表呈現出金紅色,浮現出點點星砂異彩,即便還沒有刻印法陣符文,中正平和之意便自行緩緩散發出來。

李小白心中有了腹稿,放出飛劍,踏了上去,緩緩來到足足有三層樓高的法鐘頂端,輕叩鐘體,微弱卻清晰的洪亮鐘鳴繚繞於院內,久久不散。

指尖閃爍著淡淡的靈光,一支寸許長的錐形靈針如同刀切豆腐般毫無阻礙的刺入金紅色金屬,一個個法陣符文飛快出現在光滑圓整的鐘體表面。

在飛劍上刻印細密符文法陣的技藝用於製作法鍾,完全遊刃有餘。

小林寺原來那口法鐘上刻印的法陣符文並不怎麼高明,反倒使鐘體材料被白白糟蹋,明明可以煉製成三品法器,卻因為煉器技藝粗糙,勉強達到一品。

天色漸黑,院子裡卻有如白晝,“玄星”變化成一個三腳大撐架,將重達百噸的龐**鍾吊起。

李小白踏著飛劍,在法鐘錶面刻印出複雜的法陣符文,符文遍佈鐘體內側和外側,盡皆一氣呵氣,沒有任何停頓。

與最初將靈晶磨成細粉製成的法陣符文填料相比,他現如今使用的填料又有所不同,以靈氣親和力非常出色的妖蟲膠、千年樹汁、極品靈晶粉和同時兼具五行屬性的五行花果核粉等多種材料按特殊配比合成的導靈膠無論是靈氣傳導量,阻耗和靈氣散失程度都更加優秀的多。

斗轉星移,東面的天空泛起了魚肚白。

院子裡的導靈膠特殊馨香漸漸散去,第一縷晨光破開黎明前的黑暗,照射在這座懸離地面一尺的三丈高巨鐘上,流光溢彩,氣象萬千。

錯綜複雜的法陣線條和大大小小的符文泛著琉璃般的晶瑩光澤,質地透明,粘性極強的導靈膠漸漸硬化,變得與法鍾本體一樣堅硬,同時開始自行引聚靈氣,匯向鍾鈕所在。

法鍾外刻有梵文書寫的《大日如來真經》,內刻《摩訶缽蘭經》,奇珍異獸和繁複美麗的花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