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晶,打破了封鎖。
什麼矽單晶?就是矽元素的單晶體,製造積體電路晶片的基礎。
原料很簡單,就是沙子,將矽還原出來,得到矽元素。
可是這個不能用,因為是多晶矽,沒有我們所需要的物理電學性質。只有將多晶矽熔化,用種子引導拉制出單晶矽柱來。
我現在說得很簡單,可是原始的單晶矽哪來?當時要麼向老毛子討,要麼走私,要麼只有歸國的物理學家林蘭英教授手裡有幾百克的單晶矽、鍺、砷化鎵樣本。
要不就說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覺悟高呢!只要能讓國家科技進步,再怎麼珍貴的東西也不在乎。不要小看林教授手裡的這幾百克樣本單晶,當時的國際市場價格可是幾十上百萬美元,還有價無貨。可是國內各大科研單位為了研製半導體向林教授索要單晶種籽,她從沒有拒絕過,風格之高,令人敬仰。
當時是在天津703廠拉出的矽單晶,在62年的時候還拉出了無位錯矽單晶,只是這東西他們第一次碰見,誰也不知道這是啥玩意,直到若干年之後老外發布無位錯矽單晶論文,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東西還是他們第一個發現的,可是悔之晚矣。
要說國內的積體電路裝置還是很成熟的,除了有些傳統裝備達不到要求之外,其它裝備、工藝效能優良。七十年代末,華夏已經完全自主掌握了分子束外延、反外延、無顯影光刻技術,可以自主製造分子束外延裝置,開發了離子注入機,甚至出口到了日本。
華夏積體電路環節唯一的欠缺就是製版工藝,包括照相製版、鉻版工藝需要的光學圖形發生器、分步重複精縮機、鐳射圖形發生器和電子束曝光機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