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話,銀河機雖然只達到了美國人76年的巨型機水平,但這只是以速度衡量的。”長久看看那邊擁擠的人群,壓低聲音鄭重其事的對王部說道,“以我的看法,最好還是保密一點的好,因為銀河機還真有幾項技術世界領先,至少我在國外還沒聽說過,能不公開還是不要公開的好。”
王部笑道:“年輕人不要這麼敏感,這都什麼年代了還搞這個啊。別欺負我不懂,電子產品兩年就換一次代,我們至少落後西方兩代以上,能有什麼技術給人家偷啊。”
一聽此言長久大驚:“可是……”
“安心拉。”領導安慰長久,“具體的東西我們會保密的,國家安全部門也不是光吃飯不做事的,銀河機是我們的科技人員嘔心瀝血的成果,絕不會無償的轉讓的。”
長久還想再說,領導已經擺擺手,走了。
鬱悶,長久非常鬱悶,他真的感覺銀河機是有保護的必要的,這其中的技術若讓其他居心叵測或是愚蠢若豬的人得到,為害不小,與國與民都沒有任何好處。
似乎是傳統吧,中國文明發展史之中似乎就沒有智慧財產權需要保護這個概念,無論是保護別人還是保護自己。
改革初期這種虧吃的不少,冷戰時期被封鎖也就罷了,人家不給咱,咱也沒道理給人家,可是改革開放了,完全沒有準備之下國內市場一下子向列強們開啟了,露出了一塊塊毫無防備的鮮嫩肥肉。人們的觀念還沒準備好,都以為做生意和家門口買菜一樣,卻不知道需要保密的不僅僅是軍事技術,經濟領域是更殘酷的戰場。
文明之間的交流本就是互通有無,力強者勝,信奉叢林法則。你要有個什麼還則罷了,若是那啥什麼都沒有,你就等著淪為原料產地和傾銷地吧。
攝於太祖的餘威,老外剛剛進來的時候還遵循西方自由世界的商業法則,老老實實的按照國際慣例購買那些他們需要的技術和商品,當然都是當時只有中國才有的東西。
只是俺們摩訶支那國一向地大物博,好客迎人,一開放就沒邊了。那時候人單純啊,閉關鎖國多少年,企業都是國有的,要交流啥技術一張介紹信就搞定,壓根就沒想到還有商業間諜這種玩意兒。
要說開國幾十年,中華兒女也攢了些家底,獨門絕技也有幾招,比如那啥的“兩步發酵制維生素c法”、宣紙技術等等都是舉世無雙的成就。
對了,還有景泰藍,狗日的鬼子!
老外需要這些東西,一聽中國開放了,立即屁顛屁顛的跑來高價引進,憨憨傻傻的競標。等到了大陸才忽然發現不用付錢直接就可以回家了,因為某學報將“兩步發酵制維生素c法”的全部研製過程、細節、配方、劑量刊登無遺,老外只要買一本就萬事大吉,大家歡歡喜喜回家過年。
這些個只是冰山一隅,其他的技術洩露更是觸目驚心,原因是啥捏,咱工廠不設防,還特別喜歡外賓來參觀,好吃好喝的伺候著,末了再奉上全部資料,以大國胸懷包容一切。
只是老外似乎不領這個情,好處得了不少,一轉眼就把這專利給註冊了,想要回來,國際慣例,money。
又走神了,長久晃晃腦袋,銀河機不能這樣了,辭教授說的太詳細了,詳細的簡直令人害怕,幸虧現場的都是國內精英學者,要是來一報社的還不得頭腦一發熱,全部見報啊。
這個也不是沒有的事情,81年俺們一箭多星上天,舉世震動。各國間諜忙活的亂七八糟,各顯神通準備刺探其中的奧秘。
當然這個任務很簡單,他們全部都完美的完成了,而且所得的資料全部一樣,因為俺們自己的廣播、報紙就弄出了《我國第九顆人造衛星》的報道,翔實的刊載了三顆太空飛行物的執行軌道、無線電遙測頻率等等,其中三顆衛星的圖樣、在車間實施組裝的照片居然正大光明的赫然在上。
據說這是某個工程師寫的稿子,無知啊,還有那電臺、報紙的主編也是廢物啊,想起來就心痛。
銀河機的技術或許美國人看了只是驚訝,然後和自己的技術印證一下,但是鬼子就說不準了。
鬼子雖說技術立國,但是要論高精尖的科技還是有所不及的,如同火箭一樣,鬼子花的錢不少,可是掉了多少下來?
他們的大型機結構技術在80年代初根本不值一提,nec造出的大型計算機不過如此而已。
因此還要有針對性的預防,說不準鬼子就在監聽咱們的電臺,收集俺們的報紙,看看有啥不要錢的機密呢。
參觀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