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2 / 4)

小說:春秋我為王 作者:浪劍飛舟

,也沒有名義反對。而諸大夫,乃至於今日在場的韓氏嫡孫韓虎,都會支援,到那時,就大勢已去了!”

趙無恤頷首道:“然也,如今父親有恙,無恤本應該在身邊盡孝,而不能多出其他非分之想,但趙氏仍需吾等扶持,匹夫亦需有責,何況我乃趙氏子孫。”

他又追加解釋道:“並非無恤喜歡權勢,更非覬覦大位,只是時值晉國季世,諸卿虎視,想要保全宗族性命,就不能不思索周全。詩言,憂心烈烈,載飢載渴,無恤現在擔憂父親安危,想不出太好的法子,鄙語云,旁觀者清,敢問張子有何妙計可以教我?”

說罷,他誠懇地拱手向張孟談請教。

張孟談謙讓地回禮道:“談,有上中下三策,還望君子擇其一而用之。”

趙無恤暗道自己果然沒有找錯人,張孟談雖然還是弱冠之年,卻能識人,有急智,剛好可以彌補自己的一些不足。

“張子請說。”

張孟談道:“下策,乃是一個險策!”

他伸出了一隻小指頭說道:“君子曾對談說過,下宮三大夫,尹家宰掌管財賦民事,傅大夫掌管卿族與諸侯外交,此二大夫如今欲求穩妥,立長君子伯魯為世子。唯獨掌族兵和軍賦的家司馬郵無正傾向君子登位。”

“君子可以讓談持玉環作為信物,前去試探郵司馬。勸其反正,以趙氏家兵,配合成鄉悍卒,內外夾擊。發雷霆之勢控制下宮。等大局安定後,君子可以聲稱,上軍將之前曾對你私語,以世子之位許之,如此一來。君子便可以登上攝政世子之位!”

這是下策,也是趙無恤自己心裡一度產生,隨後又立刻否決的想法,一旦實施,樹敵太多。張孟談把它放在最先說,一定還有更好的法子。

趙無恤不能把吃相表現得太難看,他故作不豫道:“在父親有恙時發動政變,且不說一旦失敗,下場定然不好,即便成功。掌握了下宮,但趙氏其餘領邑的小宗、家臣會如何看我?晉國乃至於天下士大夫會如何看我?此策萬萬不可!”

張孟談似乎已經料到趙無恤不會取此策,他微微笑道:“的確,但此策太險太奇,郵司馬雖然傾向於君子,但是否能冒險做下此事,還由未可知。何況,一旦趙氏板蕩,範、中行可能會乘機進軍下宮,而韓氏也會為此慍怒。不會幫助君子,甚至連邯鄲、樓等小宗也會反對君子。到時候四面是敵,晉國可能再無君子容身之地。”

於是他接著伸出了左手無名指繼續說道:“其次,是中策。相比下策的冒險,此策則是求穩,以不變而應萬變。”

“若上軍將一旦山陵崩,嫡君子伯魯之立,君子恐怕無法阻止,那時候。有韓氏扶持,趙氏可以安定數年。吾觀乎君子伯魯其人,性格軟糯,有孝悌而無才幹,也不會生出嫉賢妒能的心思。君子可以請國君做主,再說服君子伯魯裂地而封,請為晉陽封君,作為趙氏小宗獨立,地位一如今日之邯鄲氏。有這數縣之地,向北可以開拓戎狄,對南可以堅城自守,以君子之才幹,只需要十餘年,便可以重回新絳,位列上卿。”

趙無恤聽罷沉吟了,以退為進,這聽上去,是一個不錯的法子,如果他不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大概會拊掌叫好,聽從張孟談的建議。

這種法子,算是壁虎斷尾,放棄世子之位,換取實際利益。趙無恤的確有信心帶著自己的手下和勢力轉移,做大。

但不用張孟談細細說明,無恤自己就能看出這一計策的弱點。

其一,有得必有失,一旦他放手世子之位,就失去了對整個趙氏的法理統轄權,也就失去了對姐姐季嬴的保護權。如此一來,趙氏和季嬴的未來就像是浮萍一般飄遠,他作為小宗,遠在北方,沒辦法一手掌握局勢。

其二,六卿之間必有一戰,或許按照歷史的慣性,在五六年之後,但趙鞅若是死了,甚至還會加速戰爭的程序,或許,就會在明天爆發。

到那時,他還有時間悠閒地建設晉陽,開拓代北麼?

其三,事情真會和想象的順利麼?請求裂土分宗,大概能成功,但到時候伯魯為宗主,趙氏有遠見的家臣如尹鐸、傅叟、郵無正、董安於等都會效忠於他,無恤想從董安於手裡拿到晉陽?何其難也,最多隻有一個內地的小縣,夾在各個勢力的領地中間,朝不保夕。

所以,除非走投無路,無恤不打算選這個策略。

於是乎,趙無恤沉吟片刻後道:“還是不妥,敢問張子的上策,又是什麼?”

被趙無恤問起上策,張孟談難得地猶豫了片刻後,咬了咬牙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