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反倒是得到了丁淮地兩桶啤酒。所以趙衡反而覺得像是自己佔了便宜一樣。善於察言觀色地丁淮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在再次應允給趙衡二十桶啤酒之後。換來了糧食一萬石。當然。這二十桶啤酒是要分階段送給趙衡地。不然地話一次性送過去。必然會面臨啤酒變壞地情況。
當然對於二十桶啤酒來說。它地價值肯定不值這麼多糧食。但是這裡面自然有趙衡地故意巴結。還有一個原因是陰平郡比較富庶。加上郡內沒有什麼動亂。糧食囤積量較大。多了自然就不會太被看重。物以稀為貴嘛。再者。糧食放時間久了。也會發黴。這也是趙衡能夠如此“大方”地送給丁淮如此多地糧食地原因。這就更加堅定了丁淮日後要趁黃巾之亂地時候佔領陰平郡地決心。
由於趙衡也只有二十多歲,和丁淮的年齡相差不大,所以,兩人也是特別能合得來。這個趙衡也許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名氣,甚至於說幾乎很少有人知道三國時期竟然還有這個人,但是趙衡有一個弟弟卻是在三國史上露過臉的,也不是很關鍵的人物,這個人就是趙範。
對,趙範就是赤壁之戰後劉備攻取荊州的時候的桂陽太守,在趙雲攻打桂陽的時候引軍投誠,並與趙雲一見如故,加上兩人又是同鄉,都是河北真定人,結拜為兄弟。卻因趙範欲將寡居多年的二嫂樊氏嫁給趙雲,惹得禮義思想保守的趙雲大怒。
其實根據記載,趙雲也並不是什麼正人君子,食色,性也,就像關羽一樣。趙範當日也是有意讓樊氏在趙雲眼前出現,由於樊氏有傾國傾城之色,趙雲不由問這是何人,心中亦有討要之意,但是當趙範說是寡居三年的嫂子時,趙雲顧忌自己的名聲,不得不故意裝作意正言辭地呵斥趙範,至於趙範身死之後,樊氏是不是依然歸了趙雲,恐怕除了趙雲之外其他沒人知道了。
古時候的人大多都是這樣,往往是強行壓抑住自己心中的**,也要維護自身的高大光輝的形象,死要面子活受罪,相比下來,關羽倒是勇敢的多,見到秦宜祿之妻杜氏的絕色容顏,敢向曹操張嘴索要,這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是多麼的難得,這也是曹操對關羽比較欣賞的一個重要方面,至少關羽不是那麼虛偽。
。
正文 第三十二章 蜀郡之行
16K 更新時間:2009…9…28 15:32:53 本章字數:3427
蜀郡,是益州十二郡之中面積最小的郡,卻又是人口最多的一個郡,巴郡的面積差不多相當於蜀郡的十多倍,人口卻也只有一百萬,而蜀郡的人口現在就已經達到了一百二十萬人,更加要說明的一點是現在益州的治所還不在成都,是在雒縣,後來才因為成都的繁華,劉焉才將治所遷至成都,雖然兩地相距不遠。
而張任正是蜀郡成都人。
既然要到蜀郡,必然要路過刺史張喬所在的廣漢郡,本來丁淮上任伊始就應該首先向刺史張喬報到一下,但是由於南方邊境問題張喬已經被弄得頭暈腦脹了,沒有時間接見這個新上任的漢中太守了,現在南方剛剛安定,張喬也剛回到雒縣不久,所以即使丁淮不去成都尋找張任,也要到雒縣去拜訪張喬的。
張喬在漢末任益州刺史多年,不算是一個十分有能力的人,可以這樣說,對於內政,張喬是得心應手,但是對於領軍打仗,張喬卻是不行了,只是現在還是太平時期,張喬手下並沒有什麼能征善戰的將士,即使有張喬也不是這方面的伯樂。但是,除了這之外,張喬將益州的經濟卻是搞得相當不錯,加上黃巾之亂的時候,益州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也給劉焉留了一個強大的平臺,況且劉焉父子二人也是守成有餘之人,沒有什麼大志,卻也能在張喬的基礎上,讓益州的經濟更上一個臺階,最後便宜了劉備,這也是為何劉備能夠在同東吳的荊州爭奪戰中徵召七十萬大軍的緣故,以益州多年的經濟基礎供應這七十萬大軍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
張喬早就聽說過丁淮在朝堂之上的五步成詩,對丁淮十分欣賞,因為張喬也是一個平日喜歡吟詩作畫的文人雅士,在聽了丁淮當場作的一首從軍行之後,張喬對丁淮是更加喜愛,其實這首詩就是在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中的第二首的基礎上略加修改而成,但是對於剛剛出徵回來的張喬來說,無疑正是對他自己的描述,也是張喬出征在外的思鄉感受,使得張喬以為丁淮是為自己量身定做了這首詩:南蠻犯進斷太平,總是邊關舊別情;繚亂邊愁訴不盡,高高秋月照雒城。
“喬久聞元常高才,未得一見,不想今日一見,元常之才更在喬想象之上,我大漢若能多有幾個像元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