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個信念,就是一定要把鄭霖普的這個獨苗帶大。她是一個戲子,帶著兒子鄭餘一,有時唱唱戲,日子過的雖然清貧,但平平安安。
解放後,朱玲芝進了劇團。鄭餘一儘管高中畢業,卻沒有什麼工作,只好拉三輪車。鄭餘一聽媽媽講了過去的事情,知道在新的社會里,他只能這樣生活。但他從來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幹活,平安無事就是最大的願望了。他為人善良,身強體壯,沉默寡言,助人為樂,平安鎮駙馬巷附近了解他的人都讚不絕口。
一個初夏晚上,突然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雨像水柱般從天而降。就在他正準備回家的路上,忽然聽到了一個女人的哭喊聲,“大哥,救命呀,這兒哪裡有醫院?”
鄭餘一轉頭看出,見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孩子病的很厲害,嘴咬緊緊的,翻白眼,不停的抽筋,全身燒的很燙。女人和孩子的衣服都溼了。鄭餘一二話沒說:“快上車。”
他拉車就跑,不一會就趕到了醫院。這個女人是農村來的,根本不知道該辦什麼手續,於是鄭餘一幫忙掛了急診,抱著孩子跑進了急診室。經過醫生的搶救,孩子沒有什麼大的危險,只是因為體溫太高引起的抽筋,但是孩子極度貧血,需要輸血。可是孩子的母親為難了,她沒有輸血的錢,怎麼辦?鄭餘一勸說道:“那就抽你自己的血吧。”可是孩子的母親仍然面帶難色。
原來她還是個沒結婚的姑娘,孩子是她路邊撿來的棄嬰。為了這件事被家人不知埋怨了多少次。善良的姑娘深深贏得了鄭餘一同情和敬佩,在危難的時刻,他捲起了袖子,對醫生說:“抽俺的吧。”
天底下還就有這樣的巧事,他與孩子竟然血型一致,於是200cc的鮮血流進了孩子的身體,孩子得救了。
當那個女人將孩子抱出醫院時,已經是深更半夜了,到哪裡住呢,現在她已經是身無半文了。在鄭餘一勸說下,她們來到了鄭家。朱玲芝很熱情的接待了母子倆。
迫於無奈,也緣於鄭家的熱情,姑娘在鄭家住下了,而且一住就是幾天,她觀察到這家是個善良之家,老媽媽待人和氣,兒子孝順,家境雖然不富有,但非常溫馨和睦。她感恩於鄭餘一,這是一個天下難尋的好人,俺要有這樣人做依靠,一輩子就滿足了。
鄭餘一也將女孩子的事情告訴了媽媽,說他非常敬重這樣的女孩子,希望她能夠成為這個家的一員。這姑娘叫謝荷花,就是附近伏虎鎮的農民。
孩子恢復的很好,就在謝荷花帶著孩子離開這個家時,朱玲芝拉她的手說:“孩子,你是個善良懂事的孩子,要是你不嫌棄這個家,你就常來看看,我們隨時歡迎你。”
“大娘,你們一家都是好人,鄭大哥是俺的恩人,俺一輩子都不會忘了,沒有大哥的幫助,就沒有這孩子的今天,俺謝謝你呢。”
“孩子說哪裡的話,我還想認你做閨女呢,以後要常來哦。”
“有你這樣的娘,是俺的福氣,俺以後一定常來看您的。”
第二年的春節初二那天,謝荷花帶著孩子來給朱玲芝拜年了。朱玲芝高興萬分,硬是留著她們娘倆過了一個星期,在朱玲芝的撮合下,兩人終於成為一對戀人。
一天,鄭餘一和謝荷花商定在“五一”舉行結婚儀式,當他們徵求母親意見時,朱玲芝聽了當然很高興,但在舉辦日期上卻有不同看法,她建議喜事要選擇在陽曆和陰曆都是雙日為好,認為雙日隱喻成雙成對、比翼雙飛,是個吉祥的日子。既然母子各有說法,他們就請爺爺來定奪,因為爺爺在這方面是行家。爺爺對她們挺熟,聽說她們來徵求定喜事日子很高興,說,小鄭說得有道理,古人結婚選“吉日”,一般選擇朔日,即陰曆每月的初一,五一雖然是陽曆,但也是個好日子。不過更多的人選陽曆和陰曆都是雙日,寓意成雙結對,也有道理的。兩者都行。我看了兩個新人的生日,覺得還是選“三元日”的“中元日”好。古人說“大吉大利三元日”,正月十五是上元,七月十五是中元,十月十五是下元,像我們這樣的人家取中元日較好。這樣時間也寬鬆些。
他們一致聽從了俺爺爺的意見,並開始積極籌備著。
舉行婚禮那天,簡單而熱烈,既沒有華麗的殿堂,也沒有宴席,只是一些親朋好友和駙馬巷的鄰居們,大家圍著桌子喝大碗茶,抽大鐵橋、玫瑰牌香菸,嗑葵花籽,吃果糖。就在大家開心聊天的時候,朱玲芝懷裡的小依依哭著喊媽媽,全場一片譁然,弄不懂這是這麼一回事。後來經過知情人的一番解釋,大家無不讚賞鄭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