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頁紙,劉將認真地看了起來。
“風速快遞起源於1993年,王威以十萬元起家,初始六個人,雖然註冊地在廣州,發跡卻是在香港,在波蘭街租了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店面,專門替企業運送信件到珠三角,別人一件貨收70塊,風速只收40塊。”劉將的習慣,一邊看檔案,喜歡一邊點評。
“就是靠著不賺錢的割肉策略吸引了大批客戶,甚至帶旺了冷清的波蘭街,咱們做電商也必須走割肉的策略,前期不賺錢根本不重要,甚至五年,十年,再長就是二十年都無所謂,只要保證足夠的現金流,我就有把握把銷量做到古美和蘇波的總和。”
這話說得端是霸氣。
大江雖然為人圓滑,腦子倒極為靈活,對劉將交代的事很盡心,笑道:“王威幾個人早出晚歸,整天用揹包和拉缸箱運貨,當地人都叫他們水貨佬,哈哈。”
哎,簡直驢頭不對馬嘴,劉將搖了搖頭,跟著貨說啥也不明白,激盪的心情平靜了很多,繼續看下去,風速快遞的割肉策略很奏效,很快將業務觸角伸向廣東省各地。
風速每建一個點,就註冊一個新公司,分公司歸當地加盟商所有,這極大地加快了風速的發展速度,牢牢地佔據了珠三角的市場,可這樣野蠻的方式也帶來了極大的弊端。
劉將又點了一隻雪茄,狠狠地抽了一口,他原本的想法就是這種發展模式,看著大江蒐集來的資料,風速竟早已走過這種模式,而且在1999年時被完全摒棄。
以加盟的方式,發展速度極快,可總部也對加盟店缺乏控制力,每個人都有私心,利益驅動下,很容易幹出損害公司形象的事,歷史就是一面鏡子,他的腦袋飛速地思索著,調整了原本太過急切成功的野望。
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
風速快遞用了三年才強勢收權,從加盟制轉為直營制,對,必須要採取直營的方式,不能學ebay和亞馬遜的模式。
這幾張簡短的資料對劉將的啟發極大。
想要開啟直營模式就必須要有強大的物流配套,而這一切從頭建立太慢,他等不及。
劉將狠狠地抽了一口煙,道:“必須要把風速拿下。”
風速已經在珠三角和長三角都建立了完善的網路,運輸範圍覆蓋全國,這是線上銷售的基礎。
大江不解地問道:“就是個送貨的,我們需要發貨直接給下訂單不就行了嗎?”
劉將大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感慨,也不必跟這傢伙解釋,說了他也聽不懂。
“你不懂,安排一下,我跟王威見個面。”
大江苦著臉撓頭道:“劉總,這恐怕不大容易啊。”
“你別急,先聽我說完,我偷偷問了幾個風速快遞的人,都說這傢伙不好接觸,簡直就是個異類,根本不跟公司以外的人見面,送上門的錢都不要,人家別的公司都可喜歡融資了,怎麼著也不會拒絕金主啊,這傢伙倒好,對誰都避而不見,我聽說有金主開出50萬的中介費,就為了和王威吃個飯。”
劉將也是一呆,王威的強勢作風和怪癖性格,他也有所耳聞,卻沒想到怪到這個程度,任何一個做公司的人,誰不極力擴大人脈?多個朋友多條路嘛,誰也保不齊有落難的時候,就是再不待見再不喜歡,見個面倆聊聊天吃頓飯,這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交際了。
就是陸坤和凌東這對老冤家,都還在一起喝過茶呢。
“知難而上才能做成事,你盡力打聽他的行程,我要跟他談一次。”
劉將的眼中閃著光芒,越困難,他就越興奮,對於他來說,反客為主超過古美是第一階段目標,人家的大局觀已經著眼全國,完全不把他禍害成空殼子的霸電商放在心上了。
與此同時,劉晨在金冬兒的電腦上看完文件,感慨道:“他想做事,他辦企業的目的根本不是掙錢,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尊敬的人,我想跟他見一面。”(未完待續。)
第646章 無力感
江海大學南區3號到10號宿舍都是大四畢業生,對這幫學生來說,這段時間的生活就是天堂,早已確定了令人羨慕的工作,提前完成了畢業論文,接下來就靜等畢業,生活就是聚聚會、喝喝小酒、扯扯淡。
這不,都到了晚上十一點,很多學生還圍攏在中區的生活中心,吃著燒烤喝著啤酒,小日子爽啊。
同一個宿舍的四個男生坐在一起閒聊喝酒。
嗶嗶嗶,排行老三的學生手機響了起來。
老三拿起手機一看,晃著啤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