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佔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不用遙控器就能控制電視機的開啟,讓它調整到自己喜歡的頻道,順便再遮蔽那些討人厭的廣告。。。。。
不用走過去開啟電腦,只要躺在床上就能進入自己常去的網頁、論壇,和朋友們聊天打屁,接收重要的電子郵件。。。。。。
不用在家就能遠端指揮房間裡的空調升溫,把浴室的智慧浴缸裡放滿水,等到風塵僕僕的趕回家,立刻就能洗上一個舒服的熱水澡。。。。。
等等。。。。等等,這都是物聯網技術的應用。
它可以透過智慧感知識別技術和普適計算等通訊交換原理,將停留在網際網路階段時期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擴大到任意物品上面。
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會有多方便、舒適,又能為忙碌的人們節省下多少不必要的精力浪費,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也是馬總統面對記者會那麼說的原因。
因為他的話毫不誇張。
“這裡就代表了世界的未來,我很慶幸,自己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可以獲得開啟這扇通往人類未來大門的其中一把鑰匙。”
被譽為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技術之首,物聯網這一概念在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1999年提出來沒多久,就立刻是造成了轟動,在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界取得了巨大反響。同年,麻省理工學院便建立了“自動識別中心(auto…id)”,定義了“萬物皆可透過網路互聯”的物聯網基本含義,而繼美國之後,包括日本、韓國、歐盟、中國在內的各個國家也是紛紛效仿,研究規劃了屬於自己的物聯網科技發展路線。
作為未來的重要科技發展戰略,物聯網技術和新能源一樣,都能從本質上改變這個社會的文明層次。
甚至很多人認為,它的作用能夠與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率先提出的《資訊高速公路》計劃相媲美,作為振興經濟、確認國與國之間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只不過這一次,美國並沒有走在全世界前面。
所以,在從相熟的zf高層官員那裡,獲知了他們即將推出的第三樣產品是什麼後,像阿里集團這幾家公司立刻是放棄了原本的融資方案,改以不惜代價也要換取他們股份的優厚條件。
對於他們會有這樣的反應,梁羽毫不意外。
雖然他拿出來的只是最簡單的物聯網智慧化應用管家系統,整合了各種控制程式和功能後,只有一塊手錶大小,但這裡面所代表的意義卻不言自明。
以電商支付平臺起家的阿里集團,被大眾熟知的除了淘貨、天狗、四十大盜之類的電子商務,佔有相當比重的還有云計算和大資料業務。
旗下的阿里雲品牌,作為全球領先的雲端計算及人工智慧科技公司,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開發者和政府機構提供資訊服務。在國際市場上是能與亞馬遜和微軟齊名的存在,構成了雲端計算的3a陣營(aws、alibabacloud、azure),將國內其他的雲端計算公司遠遠甩在身後,並且已經實現了盈利,客戶規模超過230萬,付費使用者達76。5萬,現階段估值已經超過了400億美元,可以說成長空間極大,是阿里集團繼電子商務平臺和電子支付之後,第三重要的核心業務。
但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業務,也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一部分。
相比網際網路時代資訊交換的數率和複雜程度,等應用到了物聯網技術以後,這裡面的資料計算要求和流量方面,將會以幾何倍數的增加,普通的伺服器根本就承載不了,阿里集團也不可能將這麼一大塊市場放棄掉。甚至可以這麼說,有志於建立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業務的公司,就是想在物聯網時代來臨前,先行奠定好自己的市場基礎。
而他們推出的物聯網智慧化管家系統平臺,便標誌著物聯網的時代已經提前到來。
只要按照他們提供的系統標準,在框架內設計出相應的電子產品應用程式,就能迅速整合到物聯網的操作平臺內,被使用者們迅速接受,不用再自己從頭開始摸爬滾打。
這裡面的意義就相當於水果公司推出的ios系統,若沒有他們提供的操作平臺,自然也就不存在那些應用程式的生存空間。
同樣的,作為全球大型家電第一品牌、白色家電巨頭的haier集團,以及全球化智慧產品製造及網際網路應用服務企業的tcl集團,都是想在這個物聯網的時代來臨時搶佔先